奥运选手频遭“网络暴力”,陈坤一句话被赞上

摘 要

  奥运选手频遭“网络暴力”,陈坤一句话被赞上热搜:失控的情绪背后,都藏着这种暗伤!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姝璇 最近,东京奥运会比赛正酣,中国队无论金牌数还是奖

奥运选手频遭“网络暴力”,陈坤一句话被赞上热搜:失控的情绪背后,都藏着这种暗伤!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姝璇

最近,东京奥运会比赛正酣,中国队无论金牌数还是奖牌数都名列第一,令无数国人感到振奋!

奥运会赛场上,是最能体现输赢和气度的地方。

人们为获奖的运动员祝贺,也为失意的运动员鼓掌。

但很多网友的反应,却让人看到了对他人成功的嫉妒或失败的愤怒。

前几天,奥运射击运动员王璐瑶上了热搜。

原因是,她参加 10 米气步枪比赛,止步于资格赛。失利后,她在社交媒体发了一张自拍照,并承认 " 我怂了 "。

胜败乃兵家常事,但部分网友对此却产生了莫名的愤怒,铺天盖地的谩骂和嘲讽席卷而来。

有网友批评说:

" 刚比完赛不总结经验,转眼就来微博放张自拍。路人表示有点太想红了吧 "

" 能力不足不怪你,严肃总结经验不应该 ? 晒个傲娇的自拍是什么意思?"

" 运动员说怂了不合适吧,再看看你底下的评论,你是明星吗?"

迫于被批评的压力,她删除了自拍的微博,换成一条中规中矩的祝贺微博,并解释了自己 " 认怂 " 的原因,表达了自己重新开始的决心。

不仅如此,奥运首金获得者杨倩,竟然也成了 " 网暴 " 的对象。

她过往的微博被网友扒出来,因晒过 " 耐克 ",被网友骂 " 崇洋媚外 "、" 滚出中国 "。

曾经言论自由的土壤,竟然变成了是非不分的 " 战场 "。

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情绪和心态为何早已脱离事件本身,而是毫无边界地肆意谩骂?

面对这种情况,陈坤发微博称:" 荣辱与成败,都不是容易面对的事,也都是观察自我心态的好时机。"

的确如此,我们对外界发生事件的态度,其实投射了我们自己内在的倾向。

每一次网络暴力的狂欢,都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网友会肆无忌惮地谩骂?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 · 勒庞曾说:

"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

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这种简单而极端的感情,照见了人性的善,也照见了人性的恶,但更放大了人们的不理智。

郑州洪水时,向来热衷公益的韩红,第一时间带着 3000 万的捐款和物资到了河南。

她在现场亲力亲为指挥运送物资的车辆,后因疲劳过度而晕倒。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一些指责声不绝于耳:

有人说她是装的,到现场就是添乱;

有人说衣服那么干净,明显是摆拍。

更有甚者还在韩红爱心基金会下面写了打油诗:" 开着专车去前线,摄影大哥不能少?来来回回几箱面,立马晕倒给你看…… "

韩红在微博上表明态度:无论怎样,我做我认为对的选择!无愧于心,无愧于曾经身上这身军装!

最小的善行胜于最大的善念,一个愿意带着物资出现在尚未安全的灾区的人,一个能够提供帮助的人,至少值得我们理性看待。

而同一时间,网络上也充斥着对各种明星的指责,大家纷纷组成了 " 纠察小组 ",火眼金睛地盯着各路明星。

一旦发现不捐或者少捐,马上就是一场言论的 " 机关枪 ",恨不得把明星喷成 " 筛子 "。

这些人中,不乏自己分文未捐之人。

而他们的理由却如此理直气壮:你是明星,你赚那么多钱,当然得多捐一些。

这种语气,和指责奥运健儿的网友们如出一辙:

" 你是代表国家出征的,怎么可以崇洋媚外,还收集耐克的鞋,你才更应该支持国货!"

" 你拿不到世界冠军,怎么还能自拍?"

缺少了直面和权威的约束,隐匿在黑暗角落里的键盘侠,像带着面具的人一样,更加肆无忌惮。

这让人想起 " 行为艺术之母 " 阿布拉莫维奇做的一场著名的实验,她把自己的身体麻痹,保持大脑清醒,在桌子上放了 72 种工具,有花、蜂蜜等无伤害性的,也有刀子、皮鞭等。

她签署了公开协议:把自己的身体完全交给观众,无论大家对她做了什么,都不会追究责任。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拿花、蜂蜜等靠近她,或者亲吻她。后来,当大家感受到这种无约束的 " 顺从 " 之后,有人开始拿刀划向她的皮肤,后来她的身体鲜血淋淋、满目疮痍,现场变成了一个逐渐丧失理性的狂欢。

在这 6 个小时里,只有眼泪,不断的从她眼中流下来。

当我们处在一个无约束或者少约束的环境中,人的 " 本性 " 就会被释放出来。

罗翔曾经讲过:" 互联网的喷子为什么那么多?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一旦匿名,人性中的种种幽暗成分就有可能爆发。

所以在网络这个环境中,人内心深处的种种幽暗的情绪,人们会特别的习惯好辩,也会放纵自己无知的热情。

所以在一个人所不知的环境中,君子在慎独的时候,要反省:你是不是能够遏制住内心的幽暗?"

对别人的不允许,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 投射效应 "。

它是把一种存在于自身的品质或态度无意识地归咎于别人,或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是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投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

简言之,你内心是什么样,你感受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

一个心地善良、乐观的人,看待事物总是客观积极的。

相反,如果内心常郁闷、悲伤,或觉得世上充满了算计,看外界事物时就带有悲观色彩,甚至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

而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往往来自于最初的成长。

当一个人如何被对待过,他就会如何对待别人。

那些在网络上公然指责的人,在内心里面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指责是错误的,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你是明星,我让你多捐一点有错吗?你难道不应该吗?

你是国家队的,你难道不该以身作则吗?

这种应该的背后,藏着我们熟悉的无数的 " 应该 ":你是老大,你难道不该让着你的妹妹吗?你考试没有考好,你难道不应该好好反省反省吗……

曾被无数的 " 应该 " 捆绑而失去了自我意志的人,才会在罔顾她人自我意志的同时,也理所当然的说出那么多的 " 应该 "。

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这种 " 应该 " 背后的空洞,那也许是曾经的从来没有被 " 接纳 " 过的自己。

一个来访者讲述了她在亲密关系中的愤怒:

结婚 2 年来,丈夫从来都不理解她,也从来看不见她的需求。她是一个很讨厌家里脏的人,但是丈夫总是把衣服袜子乱扔。

当她向丈夫发起抗议的时候,丈夫总是从 " 这多大点事 " 变成觉得她 " 不可理喻 "。

后来,她们越来越冷漠,她觉得这段婚姻已经没有走下去的必要。

我问她:如果总结一下呢?

她说:我讨厌他不听我的意见,我觉得他应该按照我的心意去做。

当我们换一下主语:他也讨厌我不听他的意见,他也觉得我应该按照他的心意去做。

来访者沉默了。

当我们再换一下主语:我讨厌我不听自己的意见,我觉得我应该按照我的心意去做。

来访者突然哭出了声音。

原来,她把所有的愤怒和苛责都发泄在丈夫身上的原因,是因为她从小被母亲很严厉的对待,她的生命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框。

当她拿这个框去框别人的时候,背后的那个动机居然是:我很愤怒我从来没有做过我自己!

在网络上,我们又有多少人,是不自觉的拿着自己内在受伤的 " 框 " 去 " 框 " 了别人呢?

而陈坤之所以能与 " 键盘侠 " 背道而驰,发出 " 荣辱成败,都是观察自己的好时机 " 的大度感慨。

是因为他已然经历过生命的洗礼,看到了曾经自己的不接纳和内在的伤,并且透过自己一系列的疗愈,让生命重新变的广阔和明亮。

而这样的生命状态,才有如海的心胸去容纳所有的一切。

内在宽广,才能看见更大的世界

首先,要让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

看世界,不仅仅是出去旅游,更是广泛地阅读和经历。

在经历了巨大成功反而得了抑郁症的陈坤,觉得自己什么都有了,生命已经找不到更为深远的意义。

但当他后来发起了公益活动 " 行走的力量 ",通过用脚丈量更广阔的山河,用心沉静下来去探索更深的内在,他才活出了更加宠辱不惊的自己。

看世界,更多的是找到自己内心的宽广。

其次,觉察情绪,看到情绪的来源。

《自控力》这本书中说,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你将无任何幸福而言。

因此,学会觉察我们的情绪,成为掌控人生最重要的一环。当我们想要开口批判别人的时候,去想一下,他们触碰到了我们体内的哪个 " 毒瘤 "。

去看到和切割自身的 " 毒瘤 ",而非把 " 枪炮 " 指向外部。

最后,练习接纳自己,培养不评判的态度

当我们无法很好接纳自己的时候,我们也无法很好的接纳别人。所以当我们的评判心升起的时候,学习拥抱和陪伴自己的 " 负面情绪 "。

当你越来越多的和 " 负面情绪 " 呆在一起,并和它温柔的对话时,你的容纳疆域将会越来越宽广。

而一个内心容量开阔之人,人生也会开阔和明朗。

策划 | 张德芬空间主笔团

编辑 | 江枫

主播 | 姝璇,电台情感节目主持人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张德芬空间】

粉丝福利来啦!!!

邀请你加入芳疗学习群,

女性必备的精油保养知识

手把手教你用精油解决

痘痘、 妇科炎症、水肿、皮肤过敏、风湿等日常问题

快来扫码入群

开始宠爱自己吧!

今日话题

亲爱的,你对网络言论甚至网络暴力怎么看?在今年的奥运会上,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以上内容由"张德芬空间"上传发布 查看原文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