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开始我觉得封面宣传上说“屠榜狂魔”,觉得有点过于放大呢,因为科幻类小说,虽不至于说它小众,也的确不是那么热。这么多年除了一部《流浪地球》的电影火遍全球,内地还真没出多少科幻大IP呢。我自己读科幻小说,是喜欢它涨知识、涨想象力和一种未来感,凭一种莫名的憧憬吧。读了《归来之人》后,觉得作者对科幻一片忠心,念念不忘,视为生命一样。而结集的短篇科幻小说,虽然都是短篇故事,却每每都有大架构和大设想,里面有不少硬科幻知识以及强悍的未来感,这么有执念的科幻作家,配得上“屠榜狂魔”这样的焕美之词了。
读《勿忘我》的时候,想起了郭敬明做过的一个短片《AI》。这里面的一种感人的情怀,似乎机械人有了主人的思维,在一片荒芜的电板铁片中产生了神奇的情感,这个方向讲述起来是很动人的。小女孩的妈妈跟爸爸发生了大争吵,情绪暴怒中启动车辆,带着小女孩冲上纷乱大街,遭遇车祸,使小女孩失去了听力。作为医生+机械假体设计专家的爸爸,决定帮女儿找回听力。听力神经系统异常复杂,如果做一个听力系统的机械假体,其体积太过庞大,无法安装进小女孩的脑袋之中。在不违背机械人三大定律的前提下,教授突发奇想,构思了体外半体机械人共生构想。于是为女儿设计了一个机械人,它将陪伴小女孩,为女孩提供体外听力系统。为了让听力和女孩的大脑系统完全互通,教授让这个机械人共享了小女孩的所有记忆,让这个机械人了解了女孩的全部。在温长的陪伴中,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当女孩打算结婚时,她有了新的听力设备替代了这个机器人,并且她要嫁的男人,要求她把这个机械人留在旧宅,不允许她继续带着他。她能忘记这个机器人吗?这个机器人能忘记她吗?这个挣扎难以抉择的问题,若要细细思考,真的有些憔悴了。而故事的结局是,女孩放弃了婚姻,跑回来继续陪伴这个机械人。虽然觉得有点夸张,但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如同郭敬明短片《AI》中,那个守护女孩的AI,最后愿意舍弃自己的芯片,去拯救主人。而失去AI的主人,余生在每分每秒的怀念中度过,一度感人落泪。
作者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归来之人。他早前热衷于写科幻,后来觉得自己写出的作品不如意,没有达到预想的高度和成就,就放弃了,改写其它的文体了。后来因为一场电影,被重新唤醒了深藏内心的科幻梦,于是重新归来,交出一本《归来之人》。这样的热爱和执念,嵌在作者的文字中,很多的故事细节都带有这样的情怀。
作者的故事往往格局很大,落笔处却很细微。在情感上开辟的新方向,引人深思。我最喜欢其中的两篇是《爱在地裂天崩时》,《勿忘我》,被打到心坎了。相比较名篇《麦浪》并没有引起我强烈的碰撞。可能《麦浪》写得很美,但是里面的情感和遗憾并不极致,不像《爱在地裂天崩时》,《勿忘我》这样,给科幻披上了强大的人性外衣,让情感世界找到了安放之地。
创伤记忆能否修复?
“后”泛滥时代的乡愁何以为继?
人类文明如何推倒重来?
读科幻故事,总是会引起许多深思。也许关于未来,那些幻想的东西并不真实,但是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此刻我相信了,便能融于故事中,体验一把未来的超现实感、魔幻感和焦虑感。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