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沉默
抑郁症患者人数呈现上升趋势,有人说,想开点就没事了,什么叫想开点?好像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想要他们想得开,首先要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才行,是吧?
抑郁症患者到底有哪些负面的想法呢?今天就和大家总结一下。想法决定了情绪,而情绪低落正是抑郁症的重要表现。
外界发生的事情,形形色色,每个人对每件事的解读千变万化。抑郁症患者对外界发生的事,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解读和常人有很大不同。
我在工作中,咨询过不少成人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我总结一下他们的负面想法。
一、非此即彼,不是好就是坏。
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根源在于过度追求完美。只有十分完美才能被接受,不完美就会到另一个极其糟糕的反面。
我的一位高二女生,是学美术的,给学校设计了一个篮球比赛的logo,感觉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极致的震撼式的效果,因此痛苦不堪,对自己极度贬低。实际上这位女生根本不是搞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能设计出这样的图标已经非常好了,而且已经被老师认可了,达到了老师对logo的需求。可是这些反馈她都视而不见,就认为自己设计的东西是个垃圾。
在抑郁症患者眼里:不是天堂就是地狱,不是聪明就是愚蠢,没有中间过度地带。
二、以偏概全,用部分代替整体。
“我没考上全班前十名,我就是垃圾。”
“这件事我没做好,一定会被别人唾弃,从今以后没人会看得起我了。”
一次的不完美,就代表了全部的自己,否定自己所有的价值。
抑郁症患者只要有一次自己的愿望没实现,就会总结说:“我就知道自己没那么好运气,我总是这么倒霉,我都习惯了。”
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用部分代替整体,就好像自己的脸上只要有一个雀斑,就一定会变成丑八怪。
三、心理过滤,专门寻找负面信息。
一位初三的女生,心理咨询时不断述说自己的不好,当我问她,“你能认可自己的部分是什么?”她回答:“我找不到哪一点值得认可。”这位女生对待自己方式就是心理过滤,好的都被忽视,不好的记得很牢。
对自己如此,对外界也是如此。
一位三十四岁的男士,因为前一天和领导共进午餐时,对领导随便说的一句话耿耿于怀。领导说的是:“你这人有点钻牛角尖啊。”这句话让他痛苦万分,认为领导肯定看不上他了,怎么办好?对于领导欣赏他的地方,重视他的部分全都视而不见。
心理过滤,主要是寻找消极的部分,就像有美丽的花朵不看,专门研究花朵上的一个小虫子。
四、反向解读,将中性甚至是积极的部分解读为负面信息。
有这样一位抑郁症来访者,和大学老同学一起吃饭,吃饭期间,同学说了一句:“咱们同学都是精英啊!”他认为这个同学之所以说这句话,就是在讽刺他没啥成绩,很平庸,这样一想,心情也就十分不好,饭局还没结束就找个借口匆匆离席了,并且发誓,再也不和他们一起吃饭了,以后聚会一概不参加。
很多很小的事情,在常人看来都没啥想法,在抑郁症患者眼里也许就是惊涛骇浪。
五、喜欢妄下结论,自己和自己玩。
有一位女性来访者,有时候睡眠不好,心情就变得很糟糕,因为她是这样想的:“我睡不好,精神状态就一定不好,到了单位,同事一定会嘲笑我是黄脸婆。”
前面讲述的设计图标的高二女生,图标还没有公布,就一遍一遍在心里对自己说:“同学看见这个图标,一定会笑话我就是个傻 ,设计的什么垃圾东西。”
还有一位女士,走在路上,看到同事,刚想和同事打招呼,同事没理她就走过了。她就在心里琢磨上了:“她肯定对我有意见了,不然怎么不和我打招呼呢?”
抑郁症患者就是这样在心里想象别人都是贬低和看不起自己的,更糟糕的是,他们绝对不会去求证一下,在他们看来求证是十分丢脸的事
自己和自己玩,是要把自己玩死的节奏。
洞悉了抑郁症患者的想法,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想开点才有可能实现。
每天学点心理学,给自己的生活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