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生考场撕同学答题卡,情绪的自我控制

摘 要

  河南高考生考场撕同学答题卡,情绪的自我控制很重要 2020-07-13 13:31:12 小风车妈咪 7月8日,河南平顶山一中的考场内,一名参加高考的女生或因为压力过大,在考试即将结束的时候,撕

河南高考生考场撕同学答题卡,情绪的自我控制很重要 2020-07-13 13:31:12 小风车妈咪

7月8日,河南平顶山一中的考场内,一名参加高考的女生或因为压力过大,在考试即将结束的时候,撕毁了两名同学的答题卡,但是并未撕毁自己的答题卡。幸好监考老师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事态的继续恶化。而被撕掉答题卡的两名同学也及时补填了答题卡,不然这两名同学的心里该是多么的遗憾。

因为高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一次人生考试,决定着孩子的命运。

我们都知道高考的孩子压力大,但是这不是侵犯他人权益的理由,更不是任由自己情绪失控的借口。很明显,这名学生,缺乏对自己情绪的自控力,更没有及时的疏导和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才导致在高考现场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心理压力或者是情绪上的波动,都需要我们进行自我的情绪调节和疏导。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即拥有情绪的自控力。

那么什么是情绪的自控力呢?

情绪自控力就是指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情绪的变化,我们的行为也都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情绪的自控力则是在我们情绪产生变化的时候,冷静的思考,通过我们的大脑来控制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行为不受到情绪的影响。从而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负面影响。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一些事情,或者是别人的某些看法行为等,引起我们情绪上的不满,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却又因为情绪的变化导致自己行为冲动,做出一些侵犯他人利益的事情。

情绪源于内心的波动,源于周围的环境,源于来自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情绪、发泄情绪、转移情绪,不让情绪影响到自己的正常行为。

那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发泄情绪,只有孩子掌握了如何去疏导自己的情绪,才能将情绪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我们可以看下面的家长在同一个场景下的不同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考试没有考好,低着头走回家里,担心自己的妈妈会因为分数教训自己。因为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好,能够考一个好成绩。

1、妈妈看到孩子低着头,好像有点不开心,于是关心地问孩子:“你怎么了?是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孩子有点难过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考试没有考好。”说完孩子竟然掉下了眼泪。

妈妈拉着孩子的手,没有说话。

等孩子哭完了,妈妈才摸着孩子的头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目的就是检测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如果没有考好,咱们找一下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妈妈给你巩固。我们一起努力就好了。”

孩子听了妈妈说的话,心里的压力少了一些。

妈妈又接着说:“如果是你因为马虎丢了分,那么就要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会的题目反而做错了呢?”

孩子这才说:“我就是不认真,觉得自己都学会了。没有好好做题。”

“那么你以后该怎么做呢?”“我要认真。”

从那以后,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比以前更端正了。

2、妈妈看到孩子回到家,说:“你又怎么了,谁惹你了?”

孩子把考试卷递给妈妈,妈妈一看到分数,就开始教训孩子:“你说你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题都要做错?你是笨啊?”

本来孩子的心里就很难受了,可是妈妈这样一说,孩子就更不想和妈妈争辩了。他走到自己的房间,“嘭”的一声把门关上。

妈妈生气:考得不好,还生气,这孩子没法管了。

孩子想:妈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我不想和妈妈说话了。

这样亲子关系就进入了僵化。孩子的情绪不但没有得到疏导,反而更加悲观。

这是家长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引导的两个方面:正常的发泄,不但能够让孩子的心情变好,还能够激发孩子的潜力;一味的压制,则会让孩子封闭自己,影响亲子关系。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绪波动会更加频繁,一则是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的时候很容易冲动。二则是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去转移压力,只能通过过激行为来发泄。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名同学一样,只是因为自己的考试压力大,就在考场上撕毁别人的答题卡,企图毁掉别人的人生。这种行为真的很不好,甚至已经触犯了考试的法规。

如果是家长在平时就多注意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减少心里的压力,那么孩子就不会在考场上做出这样的行为。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减少孩子的情绪波动,增强孩子对情绪的自控力呢?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三叛逆期,也是家长对孩子最难理解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家长和孩子交流最多的也是学习,分数。对孩子的生活、心理成长、精神需求反而忽略了。

就像之前的电视《小欢喜》里面的英子一样,那次英子考了第二名,就被妈妈教训了一顿:“你都考第二名了,还有心思玩啊?”其实以英子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就是妈妈对她逼得太紧,而且丝毫不顾及英子的情绪变化,更没有告诉过英子该如何去转移自己的情绪,反而将自己的不良情绪都转嫁到了英子身上,最后导致英子对妈妈极度失望,甚至想要离开自己的妈妈。

面临高考的孩子,每一个心里都是有压力的。家长要做的事不仅仅是关心孩子的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发泄方式。

孩子处于青春期,家长要试着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以同理心来对待孩子的处境;家长要引导孩子的行为,选择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

所以,作为家长,更要注重孩子的情绪变化,让孩子能够主动的表达出自己的不良情绪,引导孩子通过合适的方式发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绪,在不同的场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