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航天医院金艳春科普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

摘 要

  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关注心理健康,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对话也慢慢增多。那么我们常说的“心理医生”是什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又有什么不同呢? 1、心理咨询师 对象


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关注心理健康,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对话也慢慢增多。那么我们常说的“心理医生”是什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又有什么不同呢? 1、心理咨询师 对象及对象的问题:帮助来访者(注意,不是病人),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如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烦恼、压力,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并帮助解决发展性的问题,就是如何过得更幸福。(心理咨询师当然也可以给严重心理异常的病人做心理咨询,作为整体治疗的辅助,但病人必须同时在做药物治疗等其他治疗。)把人比作电脑的话,来访者的大脑软件暂时出了一点小问题;或者没有出问题,只想运行得更流畅。 对象及对象的问题:帮助来访者、病人,解决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如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症,人格障碍,等等。来访者、病人,主要还是大脑的软件出了问题。 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师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谈话疗法,有些治疗师有处方权,有些没有,比较乱。 资格和工作地点:心理治疗师都是大学的医学院或者心理学院出身,有心理治疗师的资格证。在各个医院的临床心理科、或者心理咨询科开展工作(包括精神分析、行为认知、人本主义、后现代等等) 2、精神科医生 对象及对象的问题:帮助病人,解决很严重的心理、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等。病人大脑的软硬件都出了问题,而且根源往往是硬件出了问题才导致软件出问题。 治疗方法:精神科医生有处方权,主要靠药物治疗,但同时也必须进行谈话治疗。 资格和工作地点:精神科医生都是大学的医学院科班出身,有执业医师执照,在各个医院的精神科开展工作。 现今,精神疾病对大众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怎样算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又有哪些种类,今天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几种临床上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 一、抑郁症 抑郁症近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得抑郁症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心情低落,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下降,严重时感觉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像被抛弃的孩子一样,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可能会出现自杀念头。 二、焦虑症 焦虑症的种类比较多,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对很多事情都感到焦虑)和特定情况的焦虑症,如社交焦虑、分离焦虑、广场恐怖症、惊恐发作等。虽然焦虑的对象不同,但症状表现类似,主要为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感到过分的担忧,焦虑不安,甚至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心慌、出汗、尿频等。 三、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同时存在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存在某种刻板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门锁等,如果不做这些行为就会一直担心发生不好的事情。患者通常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太正常,有反强迫的冲动,但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因此感到十分痛苦。 四、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表现也比较复杂,核心症状为思维障碍,即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出现问题,最常见的是妄想;其次为感知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幻听、幻视等,还可能出现情感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情感淡漠,活动减少,孤僻、喜欢独处。 五、自闭症 又称孤独症,通常在婴幼儿期发病,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自闭症患儿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的眼睛像星星一样纯净,但是他们听不懂我们的话,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和我们互动,喜欢的东西也比较特别,如转动的风车、电扇等,行为模式比较刻板,不喜欢改变。 六、多动症 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活动较多,做事拖拉,丢三落四。自控能力差,没有耐心,容易冲动。他们的智力大多处于正常状态,但是由于听课效率差,学业成绩通常也不理想。虽然多动症常见于儿童,但有60%~70%的患者症状会持续到成人阶段,所以要注意尽早治疗。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常见的有多重人格、反社会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等。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社会功能较差,很难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般人格障碍者很少主动求医,通常是在社会生活出现冲突时才会想到去找医生。但人格结构是很难改变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躯体症状,而社会适应问题还需要借助心理治疗。 八、厌食症 厌食症以青少年女性比较常见,现代社会追求以瘦为美,导致很多女孩过度节食减肥,即使在别人看来已经很瘦了,仍然不想吃饭,担心胖了就不受人喜欢了,逐渐发展为无法进食,严重营养不良。其实厌食症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吃饭,最应该解决的是心理问题,调整“瘦”与“被喜欢”之间的病态思维。 【温馨提示】在出现精神心理疾病症状后,大家也别忘了寻求专业的帮助,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大家对精神心理疾病多些深入了解,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精神心理疾病,以免危害身心健康。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