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夜晚都做什么?看看唐诗,不同的诗人有

摘 要

  每到夜晚,看着月色朦胧,凝望漫天星辰,很多人忍不住思绪万千。古代的诗人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停止创作,并且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

每到夜晚,看着月色朦胧,凝望漫天星辰,很多人忍不住思绪万千。古代的诗人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停止创作,并且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苏州的城外,在寒冷的夜晚,一个孤独的诗人,一个疲倦的身影,久久凝望着点点渔火,夜半的钟声和漂泊的客船,好像也载不动心中的忧愁。

唐代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相对于张继那无法消解的忧愁,刘方平的夜晚却是那样的恬淡自然,怡然自乐。也已经深了,诗人静静的看着天上的星辰,倾听着透过窗纱而来的虫鸣,感受着初春的温暖。

但是谈到描写月夜的古诗,那一首千年最为著名的《静夜思》就不得不提。通俗易懂,接近白话文的古诗,也是“诗仙”李白难得的并不豪放的作品。

唐代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离开故乡的诗人,怀念家乡时候,最能够表现出真挚的情感。简简单单的文字,却透露出诗人对家乡无比的眷恋,这份情,这份思念,你是否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呢?

结语:

3位诗人,3种不同的境遇,3种不一样的心情,当然会有不一样的诗歌流传下来。诗人们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古诗,也留在了历史的天空,让古代文化得以流传。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