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通常是通过情绪,来表达和接受信息的

摘 要

  研究认为,情绪是人最天然的本性之一,人的表情也具有先天预成性。虽然表情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但是激烈的情绪活动,个体很难通过意识来控制其表情。 婴幼儿及中小学生更是如此

研究认为,情绪是人最天然的本性之一,人的表情也具有先天预成性。虽然表情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但是激烈的情绪活动,个体很难通过意识来控制其表情。

婴幼儿及中小学生更是如此,这其中又以婴幼儿为最。婴幼儿的情绪是在无意识觉知和无认知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他们的表情最具有真实性。此外,婴幼儿处于前语言阶段,语言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同世界的联系主要是借助情绪来进行,他们往往通过情绪及其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以表情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争取成人的帮助。他们的每一种情绪及其表情都反映着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信息。

同样,婴幼儿及中小学生也是通过借助别人的情绪及其表情来了解别人的境况并采取相应策略的。例如,当幼儿或中小学生看到别人伤心时,知道是受到了委屈或者伤痛,会采取爱抚的策略;当他们看到别人愤怒时,知道是心情不好,会采取安慰或者躲避的策略。此外,婴幼儿及中小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情绪来了解自己行为的效果。也就是说,婴幼儿及中小学生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关于自己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下一步的行动。例如,当中小学生做了某件事情,他会从老师、父母或同学的情绪表现里,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并根据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反馈信息决定是否坚持该行为。

总之,情绪表达和接受道德信息的先在性、早发性不仅表现在婴幼儿时期、中小学生时期,即使成年人也常常以他人的情绪及其表情和事物信息的情绪性作为鉴别、判断的重要线索,以自己满意或不满意、肯定或否定的情绪化特征作为不假选择的第一次反应。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