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深陷的漩涡,那场情绪化宣泄中的纠缠:枪

摘 要

  董卿: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01肖战 我没看过《陈情令》,也没看过《庆余年》,要不是一个同事是肖战忠实的粉丝,我甚至不知道肖战其人,这肯定是我孤陋寡闻了。 如果不是今天

董卿: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01肖战

我没看过《陈情令》,也没看过《庆余年》,要不是一个同事是肖战忠实的粉丝,我甚至不知道肖战其人,这肯定是我孤陋寡闻了。

如果不是今天同事告诉我,在过去的两天里她为肖战事件只睡了三个小时,我竟不知道居然在娱乐圈发生了影响这么大的事。一瞬间觉得,我和这些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但更像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各自安好,没有交集,一个世界不懂另外一个世界的悲欢与喜乐。

02漩涡

我听同事详细叙说了事件的始末,自己又去做了一些功课。果真是你若从不关注,新闻都懒得给你推送。在我看来,这件事虽然复杂,各种因素杂糅交错,但或许可以以偏概全般的作如下概括。

三个圈子,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肖战的粉丝圈、热衷同人小说的同人圈、虽然不属于同人圈但与其有诸多关联的路人圈。

一个作者使用肖战和王一博的名字创作了一篇同人小说:一个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发廊妹爱上了一个未成年的高中生。还有画手以肖战为原型,为这个发廊妹配了图。由于文章文笔特别好,所以在同文圈内圈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结果被肖战粉丝圈中一个具有一定号召力的粉丝阅读了,其认为侵犯了肖战的名誉权,并且认为同文小说中的部分少儿不宜的内容教坏小孩子。于是就带领众多圈中粉丝以维护艺人的名誉权为号角开启了举报之旅。

随着相关网站被关,文章下线、作者被封,粉丝圈仿佛赢得了胜利,但此时同文圈以及路人圈发起了回击。并且也把格调定位到了文学创作的自由、不同圈子言论自由等高度,他们刷低了肖战出演的影视作品的评分,号召抵制其代言的商品。粉丝圈没有想到这样“看似小众”的群体,力量竟如此强大,完全乱了阵脚。因为她们想要保护的肖战,却成为了这场纷争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03情绪

如果说刚开始,粉丝圈一味的举报是不理智的,是近乎带着一些软暴力色彩的,那么眼下同人圈和路人圈的反击也同样如此,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或者叫“以暴制暴”。虽然两帮人都在诉说着各自的道理,但现在已经陷入了完全情绪化的宣泄之中。

如果说同人圈需要一定的创作自由,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举报欠妥的话,但如今并不是肖战所有的作品都只值一分,甚至提前锁定一分,也不是其所有的代言都没有名副其实。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出气。

04赢家

我起初也觉得利用同名以及别人的肖像,去写具有争议的文章是不妥的,后来同事告诉我这不见的就是为了蹭热度,也可能是作者真喜欢这些明星,所以才会把他们代入自己的文章。

文章是可盈利的,未经本人同意即使用其姓名和肖像涉嫌侵权,而问题是肖战虽未同意,但也并未反对,同时更没有授权粉丝为其发声。所以到底是出于喜欢还是真切地侵犯了他的名誉,还需要结合他自己的感受。

肖战始终都未置一词,但却受到了如此的打击,同人圈和路人圈的理由是,他要对他的粉丝的行为负责任,因为他曾经从她们那里直接受益。他不应该什么都不说,而是应该早些阻止这场纷争,在它还没有愈演愈烈变得不可调和的时候。

而今,对于肖战来说损失已经注定,最大的期待就是尽量减少,所以他以及回过味来的粉丝圈选择了沉默。因为娱乐圈的新闻层出不穷,因为人的注意力有限,随着复工复学的不断推进,他所处的漩涡应该能够早日平静。

当第一个举报者按下举报按钮的时候,枪响了。而枪响之后,谁是赢家?如今虽然风波还没有结束,但我们已经看到了:置身之中的几个圈子,没有赢家。同人圈失去了平台和阵地,粉丝圈力图保护的肖战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如果一定要说有赢家,或许赢家是坐山观虎斗的那些人。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