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认知!中性粒细胞是通过自我限制群集反应来抑制细菌生长】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破译了中性粒细胞群集(neutrophil swarming)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发现这些细胞还进化出一种内在的分子程序来自我限制它们的群集活性。该研究阐明了成群结队的中性粒细胞是如何对自己分泌的信号变得不敏感的,而正是这些信号最初让中性粒细胞群集在一起。这一过程对于有效消除组织中的细菌至关重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6月1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Neutrophils self-limit swarming to contain bacterial growth in vivo”。▲摘自《生物探索》
小鼠粪便样本的测序分析
【益生菌可减缓急性和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和肠粘膜屏障受损与炎症、氧化应激和各种肠道疾病的损伤有关,包括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和IgA肾病。干酪乳杆菌L. casei Zhang已被证明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衍生代谢物的产生来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和胰岛素抵抗。然而,干酪乳杆菌尚未在人体试验或肾脏疾病的临床前研究中开展。
2021年7月15日,同济大学Rui Zeng等研究人员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probiotic L. casei Zhang slows the progression of acut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文章,试验揭示益生菌L.casei Zhang可减缓急性和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摘自《生物探索》
误区:淘米水、牛奶能美白
专家解析:淘米水和牛奶虽然呈乳白色,但用它们敷脸却并不能让皮肤变白。美白的关键还是要做好防晒。淘米水pH值呈碱性,皮肤pH值呈弱酸性,使用淘米水洗脸或敷脸,可能会中和皮肤pH值而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牛奶主要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既不能被皮肤吸收,而且其“高营养”还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皮肤健康。▲摘自《人民健康网》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多加看护
儿童由于缺乏运动常识,而且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尤其小儿的髋关节发育尚不健全,周围肌群力量不够,玩蹦蹦床不仅常会出现不当的运动姿势,且很容易导致关节活动过度,使得关节内滑膜受到刺激进而形成滑膜炎。而且孩子说动就动,往往缺乏热身,有时候大人觉得终于可以“脱身”了,自己就放心地坐在一旁玩手机,做自己的事情,缺乏看护,也容易导致孩子受伤。
专家建议,孩子运动时,家长更应当为其做好有效防护。
运动要注意种类的选择,同时应当做到循序渐进、合理有效,建议在家长陪同和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这样才能避免急慢性损伤的发生。▲摘自《生命时报》
苦菊消肿抗炎
苦菊是清热败火的美味佳肴,淡淡的苦味中夹杂着丝丝的清香。除了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一些钾、钙等矿物质,苦菊还含有大量的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它们具有消肿抗炎的作用,可缓解咽喉炎、气管炎及扁桃体炎等。苦菊热量很低,洗净后生吃即可,也可做凉拌菜,如苦菊凉拌蕨根粉、糖醋花生拌苦菊等。▲摘自《生命时报》
儿童多动脑 或不易发胖
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论文提出,大脑对能量的消耗与肥胖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他们表示,儿童接受早期教育除了已知的益处外,还可能带来增加大脑能量消耗、降低肥胖风险的“意外好处”。
先前研究发现,对于5岁的幼童,他们大脑消耗的能量几乎占到整个身体耗能的一半。与此同时,在大脑发育所需能量增多的低幼年龄段也是儿童体重增长放缓的时期;随着儿童年龄增大,大脑发育所需能量减少,体重增速也相应加快。
研究人员在回顾分析基础上推断认为,儿童大脑发育所需能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儿童身体能量消耗模式及体重增长模式,如果能够量化儿童大脑所需能量的变化模式,或许有助于开发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体系,既促进大脑发育,又降低肥胖风险。 ▲摘自《人民健康网》
脾胃不好,多梳发际
中医学认为,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胃经也在其中),通过这些经络,气血通达全身。因此,脾胃不好(经常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胃口差等)的人,可常梳前发际线来调理。
具体方法:发际线即头发的边际线,每天早起或睡前在发际线上下一寸的部位来回多次梳理。
日常生活中,若要脾胃调和,还应做到:饮食不能过饥过饱、过寒过热;食物不要过于精细,应适当吃五谷杂粮;进餐时间保持规律,按时吃早餐。▲摘自《人民健康网》
以上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生活小常识】被地铁门、屏蔽门夹住怎么办?①用胳膊或腿将门抵住,只要门不关严,地铁不会开动 ②屏蔽门内的把手可以打开 ③车厢内乘客可尽快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并与司机联系 ④站台也可启动“紧急停车按钮”。最重要的是:关门提示音响起后,停下脚步,千万别拿生命做赌注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