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矿山砂岩开采的场景吗?在一望无垠的矿山上潜孔钻工、挖掘机驾驶员、运输工、安全员等几十号,甚至上百号员工勤恳劳作着除了肆意飞扬的尘土,与之作伴的还有不绝于耳的噪音以及持续不止的高温
那如何应对这些危害因素呢?
除了现场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
最关键的,还是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近日,卫健执法人员对辖区内一家经营矿山砂岩开采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检查。据了解,该企业设有潜孔钻工、挖掘机(铲车)驾驶员、安全员、各类操作工等作业岗位,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矽尘、噪音、高温等。
“员工名单和他们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拿出来看一下。”现场,执法人员要求查看员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但该企业安全员说:“我们只开展了岗前体检和离岗体检,在岗体检没有开展,公司一直是这样操作的。”既然企业承认了未开展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这个事实,执法人员要做的便是核实接触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你叫什么名字,从事的岗位叫什么,在岗期间有没有做过职业健康体检?”执法人员爬到矿山上,参照员工名单,现场核实并记录员工基本信息。最终,确认共有59名员工接触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且都没有做过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做了吗?正如企业所说,做了!然而,员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报告显示,仅对矽尘这个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对于高温、噪音等,并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此外,执法人员还发现该企业目前最新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报告是2018年的,后面就没做了。针对上述问题,富阳卫健执法队已立案查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劳动者将因未及时发现职业病而延误治疗;
★用人单位更可能因此错过发现和控制职业病事故隐患的时机,从而酿成职业病事故;
★用人单位将面临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调整
因岗位的特殊性,很多时候,劳动者不得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那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劳动者健康呢?除了必需的防护措施,用人单位应履行健康监护职责,按规定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重视职业健康复查工作,安排复查人员进行复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调整(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