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已经过了那个以胖为美的时代,更多的人希望自己有一个苗条的身材,尤其是女性朋友,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减肥。甚至有一些老年人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体重,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肥胖对身体健康无益,不仅会诱发高血糖、高血脂,甚至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到了老年阶段,真的是越瘦越好吗?
年过60以后不妨让自己多长点肉,或对身体健康有益,有助“养寿”
经临床研究表明,体重与健康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人过了60岁之后,体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但二者的关系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千金难买老来瘦”。反之,上了年纪之后,过于消瘦的身材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的各项功能也会出现下降,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高效运行,尤其是消化功能和代谢功能,这两者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与此同时,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身体受到了疾病的侵扰,身体将没有过多的营养来支撑疾病的消耗,从而给身体带来损害。可见,无论是太胖还是太瘦,都是对健康不利的。
对于“处在不同年龄段的人,哪个体重范围是健康的?”这个课题,国内和国外的相关学者都有研究,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体重与死亡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呈U字形,处在曲线最下端的体重就是最危险的。当然,这个最危险的体重数值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
结论中将二者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45岁之前,在这个时期,偏瘦的体重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可以降低死亡率;第二个阶段是45岁至60岁,在这个阶段,就要多多关注自己的体重,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第三个阶段则是60岁以上,这个阶段要保证自己的体重超出标准体重的10%~15%,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为身体储备能量,以此来减轻疾病对身体的损害。
由此可见,人在上了年纪之后,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体重,并不是越轻越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错误认知,所以很多老年人在饮食上格外控制,不仅不吃肉,而且对于煎炸、高油、高糖食物也是避而远之。
其实,老年人若想保证营养供给充足,在日常饮食上一定要做到多样化,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入,不能盲目减肥,这样反而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与此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日常除了要关注体重之外,还要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以此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避免疾病的侵扰,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