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不健康的关系,大都开始于这三件小

摘 要

  #实用心理学# 开篇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的社会属性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产生各式各样的关系:雇佣关系、亲属关系以及朋友关系等等。马克

#实用心理学#

开篇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的社会属性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产生各式各样的关系:雇佣关系、亲属关系以及朋友关系等等。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最终都会被一张张复杂的关系网罗织其中,而这张关系网的总和,就是我们的社会属性。

社会学巨匠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来解释中国传统社会里的那些关系:

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来到实际生活,我们每个人所象征的那块石头,激起的水纹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而人际关系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许多人却并不知道一段真正健康、舒适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有的甚至懵懵懂懂,与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推心置腹,最终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人际关系中的那些“是”与“非”。

01不健康的关系,有哪些样子?

正如骄阳之下必有阴影暗生之处,交朋友亦是如此。心理学家Henry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共有三类广义上的不健康关系,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会消耗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一旦置身其中,你将无法继续成长,还会陷入持续受伤的恶性循环之中。

虚假的繁荣

这是一段充满恭维与奉承的关系,对方的目的是让你进入一种沉迷于精神或物质享乐的状态,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极度膨胀、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当这份虚假的繁荣褪去,你将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长期处于这种虚假的状态,你对自我的认识会出现相当大的偏差,变得只喜欢听那些溢美之词,而排斥一些善意的批评或意见。这种关系就像避风港一样,受挫以后你会第一时间退缩至对方身边,因为你知道那里有“夸奖”在等着你,那个人根本不用付出什么,仅仅动了动嘴皮子就断送了你的成长。

对立与削弱

这是一段充满打压和削弱的关系,对方会利用人的自卑心理不断对你进行贬低和责备,明面上你们交好,暗地里上却是一种对立与控制,在这种关系中,你脑海里最多的想法就是“我配不上他”、“我真的不够好”。

长期处于这种削弱的状态,你的自信会被逐渐消磨殆尽,不敢去接触新的人与事,只能以一副弱者的姿态,被对方牢牢掌控在身边。这些负能量会抽空你的人生,让你很难有勇气突破自我,进入全新的天地。

剥离与孤立

这是一段无法建立深层次连接的关系,仅有一个人在单方面付出,也就是说,对方根本不愿意与你建立起积极的情感循环,你付出了感情,却得不到来自对方任何形式的正向反馈。

在这种看似热络,实则孤立的状态下,施受双方都会感到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孤独与无奈。一方面,你们很难真正走入彼此的内心,情感永远在不断剥离之中;另一方面,身陷被动的你很难要求对方给出足够的善意来对待自己。

02真正的健康关系,究竟指的是什么?

心理学观点认为,判断一段关系健康与否,最重要的标准便是其能否为你带来正能量和积极成长。《Healthy Dependency:Leaning on Other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一书指出,健康的人际交往往往伴随着以下特点:清晰的个人边界、真诚互利、独立与依赖的最佳平衡、步调一致且共同进步等。

虽然有时候学会说“不”或者完全地袒露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健康的关系一定具备上述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总而言之,我们无法决定生命里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构筑的关系也可能千奇百怪:忘年交、夕阳恋……但有一点请你记住,在健康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平等、真诚、信任和尊重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

参考资料:《社会心理学》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