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聚焦数字健康 微医分享数字

摘 要

  6月23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以“云上会议”的形式拉开帷幕,大会以“智能新时代:创新、赋能、生态”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产业发展的创新点和增长点。作为

6月23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以“云上会议”的形式拉开帷幕,大会以“智能新时代:创新、赋能、生态”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产业发展的创新点和增长点。作为积极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数字健康企业,微医集团受邀参会并协办智能健康与医疗高峰论坛,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数字健康助力天津打造“健康之城”

据了解,智能健康与医疗高峰论坛是本届大会重要的平行论坛之一,由国家卫健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卫健委承办,天津大学、天津市卫生信息学会、《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微医集团等单位协办。论坛上多位优秀企业家和学术权威分享了中国卫生健康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现状,并就疫情背景下智能健康与医疗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展开讨论。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公共管理教育中心主任孙涛表示,疫情期间,微医、科大讯飞(002230)等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做了很多带有前瞻性、探索性的尝试。

廖杰远介绍称,抗疫期间,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在除夕夜火速上线,并推出“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为全国用户提供免费在线咨询、心理救助、在线复诊、医保用药和防疫科普等服务。截至5月31日,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已集结全国范围内5.9万名医生,累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和诊疗服务超191.6万人次,通过该平台向疾控部门上报2000余例可疑病例。

此次疫情中,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的短板再次凸显。廖杰远在演讲中提出,要利用数字健共体,帮助基层构建更为强韧的医疗服务网络。今年4月,在天津市卫健委主导下,由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基层医疗卫生共同体(下称“天津基层数字健共体”)。

天津基层数字健共体依托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以家庭医生签约和慢性病健康管理为切入点,横向打通医疗、医药、医保、检查检验、健康管理,纵向贯穿市、区、街道和社区,引入了健共体工作站、慢病全流程决策支持系统WCDSS、“流动医院”云巡诊车、“21世纪赤脚医生”云巡诊包、“四朵云”平台等创新工具赋能家庭医生,为全市居民提供“防、诊、治、管、健”为一体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希望基于天津基层数字健共体的创新,最终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天津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药品价格降低、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助推分级诊疗快速落地。”廖杰远说。

天津医大总医院党委书记张建宁认为,互联网医疗在疫情后期有可能成为国家落地分级诊疗实现弯道超车的工具,为群众带来“健康红利”。

“云上”参展:智能软、硬件赋能基层医生

与以往在线下组织展览不同,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为虚拟场景,进行云智能科技展,多家企业和机构展示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产业创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微医集团首次参会,展示了通过数字化的智能软硬件,赋能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一站式数字健康解决方案――数字健共体,其中方案中“微医流动医院”和“21世纪赤脚医生”备受关注。

“微医流动医院”云巡诊车相当于集成了一家二级医院的检查检验能力,同时搭载着数字健康系统的连接能力、互联网医院的医疗能力,是可以“流动”的医院。通过它,家庭医生团队可以定期随车到小区、服务站等基层,为签约用户提供7大类、53小项检查检验,签约、随访、健康管理、用药指导等服务一站式完成。检查检验数据会自动上传,更新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如果检查过程中,居民的病情超出随车医生诊疗范围还直接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连接上级医院的医生诊治,也可以随车转诊。

在过去,“赤脚医生”背着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件”就去给患者看病。 “21世纪赤脚医生”云巡诊包则是一个背包,装有常用的血常规、心电设备、手持B超等,可以连接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背着这个包就相当于带了一个“移动的工作站”。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家庭医生可携带这个背包上门签约和随访,完成血糖、血压等7大项、17小项检查检验,实现无纸化、电子化家医服务。云巡诊包采集到的检查检验数据,同样会自动上传到并更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目前,微医数字健共体正在和平区南营门街社区卫生中心进行试点建设,云巡诊车、云巡诊包会陆续投入使用,并逐步在全市推开。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