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吴静钰遗憾止步八强。随后,“吴静钰无缘四强”、“致敬吴静钰”等关键词登上热搜。
要知道,今年已经34岁的吴静钰算是一名跆拳道老将了,她曾获2008、2012年两届奥运冠军,今年是她在产后复出后,第四次征战奥运。
在女子49公斤级四分之一决赛里,吴静钰不敌西班牙小将伊格利亚斯,以2比33落败无缘四强。赛后采访,吴静钰眼含泪花地表示自己不仅要与“小钰”这个称呼告别了,同样告别的还有她热爱并坚持至今的奥运梦想。
吴静钰可谓开创了世界跆拳道历史先河,成为了首位连续参加了四届奥运会的女运动员。
2016年,里约奥运会,休息间隙她身体突然出现不适,后来比赛中情绪也出现波动,以至于没有实现奥运三连冠之梦,赛后她也一度掩面痛哭。
2017年,她有了自己的女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为孩子取名为Gloira,寓意荣耀与光环。即便有了孩子,吴静钰依然与教练约定好,她要重新出征。从此她的身份不仅仅是跆拳道运动员、奥运冠军,她还是一个妈妈。
但是,经历过分娩的妈妈都知道,怀孕、生产到产后修复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女人经历了生产后,身体素质很难快速恢复到产前状态。尤其是吴静钰,她可是一名跆拳道运动员,想要继续为东京奥运备战,她为此付出的努力很难想象。
复出备战东京,一边的高强度的运动量,一边是孕产造成的整个身体机能退化。骨骼肌肉松懈、腿麻、失眠、脱发、打喷嚏漏尿等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如层峦叠嶂,很现实地摆在吴静钰面前。
有人说“一个经历过剖宫产术的妈妈,能站在奥运会舞台上,真是太不容易了”,也有人说没想到在运动场上摸爬滚打看上去异常坚强的运动员妈妈也会和常人一样经历产后恢复的艰难险阻,甚至出现尴尬的漏尿问题。
是啊,当妈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像吴静钰这样需要高强度运动和克服各方阻碍的妈妈。
我们在向勇敢、坚强的运动员致敬的同时,也需要多了解一些产后复健知识,让每位无论是何种职业的妈妈都能健健康康。
产后漏尿与盆底肌复健
其实对于妈妈们而言,产后漏尿问题一直很普遍。
谢依霖曾在社交平台“笑谈”对“笑尿”这个词的别样理解,她说生了娃后才知道笑尿就是一个动词,现在的自己可以“边笑边尿、边喷嚏边尿、边咳嗽边尿”,看上去是戏谑,实际上满满都是心酸。
陈嘉桦Ella也曾发长文表示自己在生产过程中子宫和膀胱脱垂,从此“我打喷嚏、原地跳跃、跑步等动作都会造成尿失禁,不是失禁一点,而是整个护垫都湿掉。”
之前马伊琍转发并评论了一篇文章,她发文称:“不知道我的微博读者里有多少产后女性,看这篇文字结束,眼睛就湿了……”而文章内容就是关于产后漏尿问题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讲诉了自己经历的产后漏尿及治疗过程,她说这个过程中她发现有太多太多女性遭遇了同样的尴尬和困惑。而她本人也是在治疗中,才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到原来产后就需要立刻关注盆底肌复健问题,甚至产后盆底肌恢复还有一个“六个月黄金期”之说,在这个黄金期内及时做了复健的妈妈就会大幅度减少盆底肌障碍问题。
盆底肌是如何受伤的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剖宫产就可以避免盆底肌受损,不会出现漏尿问题。实则不然!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怀孕本身都会对盆底肌的功能造成影响。
孕期,尤其是孕后期,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巨大的腹腔压力和盆腔内脏器重力都依靠盆底肌来支撑,此时,盆底肌就会在这一系列重压下变得松弛。因此,产后妈妈都是盆底肌松弛的高发人群,无论你选择怎样的分娩方式。
骨盆肌肉的恢复和锻炼
在《希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产后身材恢复章节里谈到了骨盆肌肉的锻炼,书中说“有些产后锻炼讲师建议,产后最初6周不要做任何复原性锻炼,除了骨盆肌肉的锻炼“,由此可知,骨盆肌肉锻炼要趁早。
但是,如何锻炼呢?这几年凯格尔运动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
首先,找到盆底肌。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疗指南(2014)》中就提出「凯格尔运动」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因此,一定要感受到盆底肌后才开始训练。大家可以通过排尿中断,坐在椅子上用力吹气的方式来感受骨盆下方用力区域,而这个区域就是盆底肌。
其次,你需要坚持训练。
凯格尔运动说起来并不复杂,你可以在平躺时通过吐气保持5-10秒的方式来收紧盆底肌,然后吸气缓慢放松盆底肌,放松和收缩时间要保持一致。然后间隔10秒时间重复做,每天或者隔天做10组。
凯格尔运动注意事项
如果在做凯格尔运动复健期间感觉不适,一定要停下来,看看是不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
如果你准备通过凯格尔运动来帮助盆底肌恢复,最开始最好咨询你的妇产医生,什么时候开始最好。
很多人做凯格尔运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找准盆底肌,这个也可以咨询妇产医生,请她帮忙指导。
很多正规医院都要求产后多长时间需要回医院进行产后复查,千万别觉得这个复查无所谓,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按时检查。
分娩后,很多妈妈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照顾小宝宝上,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恢复情况,因此,往往会忽略盆底肌复健。只有当漏尿问题出现,甚至已经严重影响生活才会重视,可是这时候再想恢复就真的很难了。对于妈妈来说,只有我们自己健健康康的,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所以,盆底肌复健一定要尽早重视起来,早锻炼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