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70%的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临床晚期。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卵巢癌仍然是妇科肿瘤领域关注的研究热点。医脉通就2021 ASCO卵巢癌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化疗(CP)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可提高晚期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完全切除率,但PFS没有获益(Abs 5500)
背景:在初始不可切除的FIGO分期IIIC/IV期卵巢、输卵管或腹膜晚期高等级浆液性癌(HGSC)患者中,新辅助卡铂-紫杉醇化疗加入帕博利珠单抗是否可以提高最大减瘤率[通过间隔减瘤术(IDS)后的完全切除率(CRR)评估]。
方法:Neopembrov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非对照、随机II期临床试验。在IDS之前,患者按照2:1随机分至4个周期的CP P。IDS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化疗(2-4个周期)和选择性贝伐珠单抗(共15个月) 帕博利珠单抗作为维持治疗(最长2年)。根据随机分组依据为治疗中心、FIGO分期、IDS后贝伐珠单抗(Bev)使用计划和病灶大小(<5cm/>5cm)进行分层。主要终点是IDS进行时的CRR。次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手术发生率、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结果:2018年2月-2019年4月期间,该研究共纳入91例患者随机分组。80例(88%)患者接受Bev联合CP治疗,以及随后的Bev P维持治疗。在CP + P组(n = 61)中,有58例(95%)患者接受了IDS,其中78%的患者达到完全切除,CRR为74%,在统计学上优于预先设定的假设;而CP组的CRR为70%(29/30)。CP + P组和CP组分别有41例(71%)和17例(58%)患者完成严格的4个周期CP P后达到完全切除(敏感性分析)。在IDS之前,CP + P组的ORR从数值上看高于CP组(76% vs 61%)。CP + P和CP组的18个月PFS率分别为61%(95%CI 47%-73%)和57%(95%CI 37%-72%),无显著差异。
CP + P组 3级不良事件(AEs)的发生率为75%,CP组为67%:主要是血液、淋巴、胃肠道和血管疾病。CP + P组和CP组术后AEs(主要是感染性、血管性和胃肠道性)的发生率分别20%和13%。两组之间的致命性事件无差异:CP + P组为2例,CP组为1例。
结论:在初始不可切除的IIIC/IV期HGSC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期间加入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高完全切除率,但该获益未转化为生存获益。
一线维持治疗
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卡铂和紫杉醇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持续时间(Abs 5501)
背景:GOG-0218确定了在标准一线化疗中添加BEV(15 mg / kg,q3w,15个月)治疗晚期卵巢癌,但最佳的BEV持续时间尚不清楚。III期ENGOT/GCIG临床研究纳入了FIGO IIB-IV期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EOC)、输卵管癌(FTC)或腹膜癌(PPC)患者,ECOG PS 2,接受初始细胞减灭术,然后进行了6个周期化疗(紫杉醇175mg/m2+卡铂AUC 5 q3w)和BEV(15mg/kgq3w)治疗。
方法:随机分配患者接受BEV治疗15个月(标准组BEV15)或30个月(实验组BEV30),并按FIGO分期/残余病灶(IIB-IIIC期/无残余灶 vs IIB-IIIC期/有残余灶 vs IV期)进行分层。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OS、ORR、生活质量、安全性和耐受性。
结果: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该研究共纳入了来自161个医疗中心的927例患者(其中83%为EOC)。两组之间基线特征均衡;中位年龄为61岁,96%的患者为ECOG PS 0/1,58%的患者无残留病灶,77%的患者为高级别浆液性组织学病变。BEV15组和BEV30组分别有11%(51/448例)和14%(61/442例)的患者发生了BEV特异性严重AEs:高血压(2.7%/ 4.5%)、血栓栓塞(2.2%/ 3.2%)、瘘管(3.1%/ 1.1%)、胃肠道穿孔(0.2%/ 0.9%)、蛋白尿(0.7%/ 1.4%)、出血(0.2%/ 0.9%)和心肌梗死(0%/ 1.1%) 。疗效见下表:
结论:在原发性EOC、FTC或PPC患者中,应用BEV长达30个月的长期治疗并不会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都是低概率事件。因此,BEV治疗持续15个月仍然是标准治疗方案。
一线使用Vigil免疫治疗作为同源重组修复功能正常的III/IV期卵巢癌维持治疗有显著临床获益,且耐受性良好(Abs 5502)
背景:VITAL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b期临床研究,评估了Gemogenovatucel-T(Vigil)(一种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主要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一线铂类化疗后Vigil维持治疗可使晚期高级别卵巢癌患者有更好的无复发生存(RFS)获益(11.5个月vs.8.4个月;HR=0.69;90%CI,0.44-1.07;p=0.078),且BRCA野生型患者获益更显著(HR=0.51;90%CI,0.30-0.88;p=0.020)。在本次ASCO会议上,研究者报告了同源重组修复功能正常(HRP)亚组的分析结果。
方法:该研究纳入了92例新诊断为III / IV期、一线手术和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的卵巢癌患者。对62例BRCA野生型患者进行了同源重组缺陷(HRD)状态检测,其中45例患者为HRP,17例患者为HRD。
结果:Vigil组中没有HRP患者报告治疗相关的 3级AEs。从研究开始,在HRP患者中,Vigil组(n = 25)较安慰剂组(n = 20)的中位RFS和OS有显著改善。
结论:Vigil免疫疗法作为III / IV期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耐受性良好,在BRCA野生型和HRP患者中均显示出临床获益。
复发性卵巢癌
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MIRV)是全球首个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作为1b期FORWARD II试验的一部分,研究者评估了MIRV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FRα阳性、铂敏感性未知的卵巢癌患者的的疗效和安全性(Abs 5504)
方法: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接受MIRV+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其中铂耐药卵巢癌患者32例(53%),铂敏感卵巢癌患者28例(47%)。中位年龄为60岁,中位治疗线数为2(范围1-4),中位随访时间为17.5个月。
结果:60例患者中有28例出现了客观缓解,ORR为47%(95%CI:34,6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9.7个月(95%CI:6.7,12.9),中位PFS为8.3个月(95%CI:5.6,10.6)。在Frα高表达的患者中(n=33),确认的ORR为64%(95%CI:45,80),中位DOR为11.8个月(95%CI:6.7,13.7),中位PFS为10.6个月(95%CI:8.3,13.3)。FRa高表达患者铂耐药和铂敏感亚组疗效结果见下表: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AEs(均为3+级)是腹泻、视力模糊、疲劳和恶心。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3级和4级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高血压。
结论:MIRV联合BEV在FRα高表达的复发性卵巢癌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耐受性。基于先前报道的铂耐药卵巢癌患者MIRV/BEV的数据(Gyn Oncology O malley,et al,2020),该研究提示,对于复发性卵巢癌,无论铂类药物敏感性如何,MIRV+贝伐珠单抗有潜力成为FRα高表达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首选联合方案。
L-MOCA:奥拉帕利单药维持治疗应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开放标签临床研究(Abs e17526)
背景:在铂敏感复发性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使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单药维持治疗可显著提高PFS。这是第一个专门在亚洲进行的评价口服奥拉帕利对铂敏感复发(PSR)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的研究。
方法:在这个开放标签的单臂临床试验中,纳入了中国和马来西亚28个中心的铂敏感复发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接受过 2线铂类化疗且有应答患者。所有患者口服奥拉帕利(300 mg)片剂,每日两次,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研究人员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首次后续治疗时间(TFST)、PFS2、OS和安全性。
结果:2018年至2020年,共有22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接受口服奥拉帕利(全分析组)。224名患者(91.5%来自中国,8.5%来自马来西亚),通过血液和组织检测BRCA突变状态。47.3%的患者为BRCA基因突变(BRCAm),41.1%的患者为胚系BRCA基因突变(gBRCAm),52.2%的患者为BRCA野生型(BRCAwt),0.4%的患者为BRCA未知。35.7%的患者接受 2线化疗。
数据截止(2020年12月25日),139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所有患者中位PFS为16.1 个月 (95% CI 13.3-18.3)。BRCAm、gBRCAm和BRCAwt亚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1.2个月、21.4个月和11.0个月。AE和严重AE的总发生率分别为99.1%和25.4%。9.4%的患者因治疗相关AE而停止治疗。最常见的AEs是贫血、恶心和呕吐。
结论:L-MOCA研究表明,在亚洲PSR卵巢癌患者中,无论BRCA状态如何,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参考文献:
1.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neopembrov study, a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T) with or without pembrolizumab (P) followed by 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 and standard systemic therapy P for advanced 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 (HGSC): A GINECO study.2021 ASCO, abs 5500.
2.Optimal treatment duration of bevacizumab (BEV) combined with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in patients (pts) with primary epithelial ovarian (EOC), fallopian tube (FTC) or peritoneal cancer (PPC):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randomized 2-arm phase 3 ENGOT/GCIG trial of the AGO Study Group, GINECO, and NSGO (AGO-OVAR 17/BOOST, GINECO OV118, ENGOT Ov-15, NCT01462890).2021 ASCO, abs 5501.
3.Maintenance vigil immuno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Efficacy assessment o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proficient (HRP) patients in the phase IIb VITAL trial.2021 ASCO, abs 5502.
4.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 a folate receptor alpha (FRa)-targe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 in combination with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pts)with platinum-agnostic ovarian cancer: Final analysis. 2021 ASCO, abs 5504.
5.L-MOCA: An Open-Label Study of Olaparib Maintenance Monotherapy in Platinum Sensitive Relapsed Ovarian Cancer.2021 ASCO, abs e1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