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肚子里还有一个?产后肚皮松垮、瘦不

摘 要

  【案例】 2年前,小南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宝宝。喜悦之后,她渐渐发现,自己的身材一直没有恢复,确切点说,产后两年了,她的腹部还是很大,尤其是吃完饭后,肚子仍然像怀孕一

【案例】

2年前,小南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宝宝。喜悦之后,她渐渐发现,自己的身材一直没有恢复,确切点说,产后两年了,她的腹部还是很大,尤其是吃完饭后,肚子仍然像怀孕一样大。

因为时常被人打趣“肚子里还有一个宝宝”,小南进行了锻炼,可效果仍然不明显,“真的好像肚子里有一个宝宝,有时候感觉肠子都贴着肚皮。”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才发现小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产后腹直肌严重分离,同时伴有脐疝,所以导致腹壁变薄,急需手术治疗。

不少宝妈产后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身体哪都瘦了,腰腹部却始终鼓鼓的,形成大肚腩,而且肚皮松软下垂,严重影响形体美观!



其实,宝妈不要简单以为是肥胖导致的,这可能是腹直肌分离在作怪!

腹直肌分离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腹部最外层的肌肉叫做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边,在正常怀孕的过程中会被拉伸,脱离中线(中央腹白线),这种脱离就叫做腹直肌分离。



如果腹直肌分离严重,腹腔脏器失去腹直肌支撑,导致内脏下垂移位,加重腹部向外膨隆。

腰腹支撑不得力,腹内压增高,还会导致产后腰痛、骨盆前倾等情况。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腹直肌分离,宝妈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自测一下:

身体平躺,将手指并拢放在肚脐上,再做卷腹动作,看腹肌空隙有多宽,即能放入几指。



正常状况下,左右两侧腹直肌中间只有1-2指(约1-3cm的间隙)就是正常没问题状态;如果腹直肌中间的空隙超过2指,达到3-4指宽(甚至更宽),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虽然有些宝妈会在产后1-2年内自行恢复,但小编要告诉宝妈们的是,千万别侥幸等着它恢复,一定要抓紧时机拯救你的腹直肌。

产后1年内是腹直肌分离恢复的黄金期,错过就只有后悔了!

拯救腹直肌的三个阶段,跟着做起来。

第一阶段:月子期,收腹带

在生产后的几天内,有超半数的女性的腹直肌分离会超过两指宽。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即使坐完月子,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不能恢复至原位。所以,月子期的恢复也很重要!

月子期不方便剧烈运动,宝妈们可以选择用收腹带来稳固我们的内脏,收紧腹部。

收腹带虽有效,但也不能过度使用,使用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身体血液循环不畅。收腹带应该在饭后的半小时,排尿后戴上,睡觉前取下,松紧度以可以不影响正常呼吸为宜。

第二阶段:产后2-6个月,呼吸+手法

腹式呼吸法:以膈肌运动为主,配合腹部运动。主要是锻炼腹横肌,以从内部收缩腹部。

方法如下:

①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松开腰带,全身放松;

②将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最大限度地把肚脐吸引向脊柱,略停5~10秒。此为一个循环。注意,整个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胸腔不动。

③循环往复,保持呼吸节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

手法助推:仰卧屈膝,呼吸放松,双手交叉放在腹直肌腹部的两侧,呼气,用双手将腹直肌向身体的中线推,每天练习200次。

第三阶段:产后6-12个月,主动锻炼+被动修复

如果宝妈想要追求更好地恢复效果,或腹直肌分离比较严重,可直接跳过第二阶段,直接进入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宝妈们可以做一系列的腹部运动来收紧腹直肌。如平板支撑、臀桥练习、跪姿收腹等等。



臀桥练习



具体方式:

1 、仰卧,双腿弯曲于身前90 ,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

2 、将臀部抬至空中,使膝盖、上身、头部呈一条直线

3 、保持几秒钟,慢慢回到平躺位置

跪姿收腹



具体方式:

1、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2、吸气,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将小腹向内收回。每组重复10~15次,做2~3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不要改变脊椎的中立位,只有腹部在活动,想象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

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腹直肌分离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做腹部弯曲的训练,如仰卧起坐、卷腹等,因为这类运动会造成腹直肌向左右两侧挤压,加重腹直肌分离。

除了运动,进行专业的产后修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仪器、手法、产品综合恢复改善,收紧腹直肌,会比运动锻炼效果来得更快、效果更好。

被动+主动一起发力,让腹直肌重新产生肌肉记忆。

宝妈们一定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修复,如果错过了最佳修复期,修复的时间和效果可能都是要大打折扣,因此产后要在有效的恢复期内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腹直肌尽快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