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新闻讯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这邻里之间难免也有些小摩擦,哈市道外区振江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就有一对楼上楼下的邻居因为噪音的问题闹了不愉快,幸亏有网格员民警肖楠及时调解,才让他们握手言和。
![](https://pics7.baidu.com/feed/e1fe9925bc315c60d103be44a8897a1548547742.jpeg)
肖楠年轻勤快又和善,居民们都亲切地叫他小肖。无论谁家有了家庭矛盾还是邻居之间有了纠纷,大家总愿意叫小肖来帮忙调解,因为他凭借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调解方法。前几天,小肖接到了居民小杨的电话,电话那头,小杨着急地说“小肖,知道你最近在卡点值守特别忙,但是实在是有点问题解决不了,想找你帮帮忙。”原来在疫情期间,小杨和妻子带着没满一岁的孩子天天宅在家里,原本安静祥和的小日子却被楼上传来的阵阵噪音打破了。
先是孩子经常被这声音惊醒大哭,妻子因为有轻微的产后抑郁,也因为这噪音情绪烦躁不安,无奈的小杨只好上楼与邻居沟通。开始楼上态度还不错,表示以后会轻点,可一两天之后又恢复了原样。小杨只好再次敲开楼上邻居家的门,可这次楼上也有点委屈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正常活动,噪音是因为楼体不隔音,“也不能因为你家有孩子我们就搬出去住吧?”一来二去问题僵在了这里。
肖楠知道,如果急于把双方叫到一起,往往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言不合反而容易激化矛盾。所以他从“动之以情”入手,使用了一招“换位思考”法。他先是找到楼上邻居聊聊天,让楼上邻居知道小杨夫妻俩作为新手爸妈自己带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体会婴儿啼哭时父母焦灼的心情,同时也让小杨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在家里还要处处小心翼翼,一点声音都不出,是多么不方便,经过这么一劝说,双方心里都多了些理解与体谅、少了埋怨与敌对。对立情绪虽然暂时消除了,但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噪音的问题,仍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肖楠找到了攻克噪音问题的办法,自己购买了桌椅隔音垫及隔音拖鞋送到楼上的居民家里,又跑上跑下反复试验,最终解决了困扰他们数日的难题。
“太感谢你了,小肖,‘金牌调解员’真是名不虚传!”小杨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