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科写在前面:这是好朋友BADMOM写的文章,幸福的时光总是相似的,而不幸则都各自不同。对于产后妈妈来说,产后抑郁极易带来不利后果。
我也曾经历过那段时光,也曾靠意志力才战胜了强大的心魔。到现在娃娃那么大了,再看BADMOM的文章,还是很有感触。造成抑郁的原因很多,如果外界环境产生的是负面效应话,我们则需要靠强大的自己,去战胜一切。
当然,希望遭遇到同样困难的妈妈们,能够积极寻求正向帮助,同时向医生咨询治疗方案,尽快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恢复美好状态。
产后抑郁不是妖魔,是心魔
作者:BADMOM
近两年,各路媒体报道诸如产妇自杀类新闻时,往往将罪魁祸首归结为产后抑郁,使很多新手妈妈将其视为妖魔鬼怪、洪水猛兽,谈之色变。但决定事物变化的往往是内因,而不是外因。
作为一名重度产后抑郁的亲历者,从曾经的生不如死到现今的云淡风轻,特别想以亲身经历告诉身边的妈妈们,产后抑郁确实难熬,但它不是打不死的妖魔,只是我们早晚会战胜的心魔,更是自我发现和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历劫和淬炼。
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容易得抑郁症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因为好人习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不会拒绝,为他人而活,却不为自己而活,长久压抑的情绪和自我的迷失是诱因之一。同样,产后抑郁也是如此,撇开诸如冷漠寡情的老公、哭闹敏感的孩子、找茬挑刺的公婆等标配外因,以及激素调整、内分泌失调、睡眠不足等生理原因,心理上的失调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内因。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容易被产后抑郁击垮的往往都是大家眼中的“乖女孩”。
我就是其中之一,从小就被贴上“听话乖巧懂事”的标签、善于察言观色和讨好迎合他人,以别人的评价作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卑敏感、缺乏自我认可接纳,极度渴望他人的认可赞扬。结婚后,想用婚姻救赎自己,希望用亲密之人的关心肯定,弥补原生家庭缺失的关爱温暖,填补内心的空虚迷惘;生子后,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小时候缺爱的自己,把内心的缺失投射到孩子身上,不断内卷,要求自己做一个完美妈妈和超人妈妈,要给孩子最多的爱和关心,要以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
就这样,在对外的求而不得关心和持续的自我施压下,我不可避免地崩溃了,陷入无边的黑暗,用一夜夜的痛哭来释放内心难以控制的委屈难过,用疯狂的追剧追小说买买买来逃避,甚至会把对自己的失望无力发泄在孩子身上,又在内疚自责中陷入更深的泥潭;买了一堆的育儿、心理类书籍,却没有打开阅读的勇气。
所幸,我没有完全放弃自己,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我开始去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反省自己的性格缺陷,尝试去理解父母、爱人的成长环境和对他们的影响,并在循环反复的消沉与自省中注意到,身边有很多与我有类似经历的妈妈们,我们或许有不完整或者冰冷的原生家庭,或许有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理阴影,或许有阴郁压抑的童年经历,这些深藏内心的自卑、缺失的安全感、自我怀疑否定等等小黑暗,平时被我们锁于心牢、不愿直视,却会在我们为人母后最脆弱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倾巢而出,几十年来积攒的委屈和情绪会向火山爆发的岩浆一样,将我们瞬间击垮湮灭,我们掉进不能自己又无人可说的痛苦深渊,像黑暗中陷入沼泽的人,无法自拔也无法挣脱。在最低谷时,我们硬是靠着一丝丝活下去、挺过去的念头,挣扎着走出了泥潭,迎来了曙光。
回首再看,我们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不易,接受了自己的普通平凡,拥抱了所有的过往并与之和解。凡事存在即道理,对我们来说,产后抑郁只是在一个特殊阶段,和脆弱敏感的自己独处磨合,如凤凰浴火重生一般,用痛苦淬炼出坚强和柔韧,并以此成就现在的自己,也更接受和喜欢现在的自己。灰霾终过,向阳花开,致敬所有正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过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