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讯(全媒体记者 肖宁 朱海津 林思 万柏荣)一场疫情,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对医护人员有了更多的敬意。近期,东莞的很多学校的网上德育课,都融入了抗击疫情的典型人和事,教育孩子敬畏生命,拥有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与祖国一起成长。
这是南城阳光第三小学老师为学生录制的一堂网上德育课视频,内容从冠状病毒的形态、传播途径,讲到医护人员的英勇奉献。视频生动有趣,制作精细。
南城阳光第三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曾巧燕:“有些课程是我们学校老师自己研发创作的,其中一些主题是我们老师结合疫情当下的疫情开设的。学校组织了一批骨干老师自己录课。”
东城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卢锡培:“自这个疫情爆发以来,学校组织了全体学生开展了一些活动。其中有是向‘逆行先锋’致敬的活动,寻找一些我们身边的一些逆行先锋,通过学习并写下感想以及做手抄报等形式来反映大家对他们的敬佩,向先进人物学习。”
此外,由于一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部分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在线上教育期间,学校不上新课内容,而是每天要为他们安排必做和每周自选项目的学习任务。其中,每周自选项目就包括讲疫情防控故事、画病毒防护的用品等内容。
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黄远:“我们还特别鼓励学生自主增加自己喜欢的其它项目,并以其中以一个项目为主要载体,探索开展学科多元化或跨学科的融合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线上教育资源 东莞有“宝库”
线上教育要顺利开展,离不开良好的线上教育资源做支撑。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东莞慕课平台和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仅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总浏览量就达到了4.4亿次。
为做好线上教育工作,道滘镇部分优秀教师,最近一直在忙于线上课程的录制。他们不仅要自学摄影和剪辑,还要保证课程规范生动有趣,有时甚至要绞尽脑汁熬几个通宵,才能制作出一节达标的课程。
道滘镇中心小学教师莫智勇:“虽说制作的过程非常困难,但孩子们能在家里能看到这个视频,全市全省的孩子都能用我们这个课来进行这个锻炼,我们也是非常高兴的。”
老师们录制的这些课程,经过筛选评优后,最终就会被上传到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供全市师生学习浏览。
小学生袁浩民:”我们现在上的网课是由许多不同地方的老师一起来教我们的,学到的知识也更多,眼界也更开阔了。“
东莞市教育云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东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上有优课微课6万多节,其中有600多个资源包为市教研室近期组织骨干教师,最近开发的全市初中小学同步名师精品课程资源包,平台总浏览量达4.4亿次,上线应用的师生达167万人次。
以日常活跃度较高的常平镇常青学校为例,后台数据显示,该校老师建课数已达到3000多个,作业布置数量达到了5539个。且某些时段的活跃量,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常青学校校长称,作为低收费民办学校,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补齐了他们学校的两大短板,从平台诞生之日起,他们就大力鼓励师生注册使用。
常平镇常青学校校长肖木华:”我们恰好存在两个方面的短板,一个是教学资源缺乏;第二是我们的培训老师也没有资源。当时我们发现这个资源恰好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动员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全部注册了账号。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项工作。“
此外,市教育局面向高中阶段的东莞慕课平台,目前也开设了2311门课程,其中新增课程977门,包含名师精品资源包480个,新增选课报名学生27万人次,累计选课报名学生4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