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部十分励志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火了,讲叙了一个培训机构从无到有的成长故事,电影里教育机构就是以新东方为原型的,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就是俞敏洪。相信很多人在看了电影之后会对俞敏洪增加许多的好感,乃至把这份好感转移到了新东方培训机构了。

2020年的3月,俞敏洪在教师这个特殊群体中有成了热门话题,起因是俞在3.25日一场网络直播中表示,有很多中小学老师,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而且一辈子都是教教科书上的那点东西,不断地重不断地重复,最后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们发现不少中小学老师,到最后变得知识面很狭窄,远远没有能力把当代的中国学生教好。

此言一出,就像有人肆意搅动河床的底沙,让原本清澈的河水混沌了起来。和很多中小学教师一样,我听到这句话的第一感觉是气愤,有一种莫名躺枪的不快,会说:“俞总,你凭什么这么说?”“我招你惹你了?”。
接着,很多教育界的人士开始罗列俞敏洪近年来的“惊人”言论了。2018年,俞说“钱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当你工资比别的同学少一半是,你的生命已近浪费了一半”,结果获得了《人民日报》一天两次的“表扬”。最为出名的要属于俞敏洪对于中国女性的评论了——“正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如此哗然的舆论,结果可想而知了,各界人士展开了批评,他最后也不得不公开道歉了。


在他的这些事件中,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俞总似乎多少有些“喷子”的基因。
我们再回到俞总的言论,他指出“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其实我一直比较好奇,这样的数据是从哪里得来的,是否就因为他说的对象是“很多中小学老师”,“很多”二字就并非全部,也多了几分似是而非。接着又说“不断地重复”“教教科书上的那点东西”,我不仅要问难道用教科书教就错了?最后余总做了总结,就是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没有能力让当代的学生较好,那么我试问应该谁教呢?我是否应该理解为这份艰巨的任务只能由俞总的新东方来完成?!

不知道俞总是否真的了解一线教师的现况?我觉得未必!一线教师不仅仅承担了教书的工作,还承担着育人的职责,而且还又很多不属于教育范畴的工作也在认真地做。一线教师没有去摆功劳,也没有去遵循“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只是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教师的地位如何?不敢提及,我们不敢奢求“尊师”,但也请别“污蔑”,我们只是个老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