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104名“名校优生”家门口实习

摘 要

  本报讯 (记者 韩雷) 7月19日,104名常熟籍大学生按时到常熟58家单位报到,将利用未来一个月的时间在家门口进行暑期实践,感受家乡变化。 百余名大学生能够到常熟各个单位实习得

本报讯 (记者 韩雷) 7月19日,104名常熟籍大学生按时到常熟58家单位报到,将利用未来一个月的时间在家门口进行暑期实践,感受家乡变化。

百余名大学生能够到常熟各个单位实习得益于“名校优生”大学生暑期回常实习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自6月初启动报名以来,共收到了239名常熟籍学子的申请。经过前期的岗位匹配和双向沟通,104名大学生与58家实习单位达成意向。这些参加实习活动的学生以在读大三或研二为主,包括8名研究生和96名本科生;其中,“双一流”高校学生72人,“985”高校24人;海外高校3人。而此次的接收单位则涵盖市级、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人才企业以及科研院等部门。

袁舜喆是来自南京大学法学院卓越法律人才国际班大三学生,被分配到常熟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的档案科实习。谈起此次实习机会,袁舜喆感慨十分幸运。“最开始,组织根据我的专业,安排我到法院实习。但是由于我已经有过两段法院实习的经历,所以在权衡之下决定放弃。”袁舜喆本以为会就此错过今年的实习机会,“没想到负责人多次来电,咨询我的意愿,经过多次协商后为我选定了现在的岗位。这让我感受到了家乡对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关怀与重视。”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吴浩然也有相同的感受。“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常熟在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收获,作为常熟的学子,我们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吴浩然说,“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意义深刻,不仅可以让我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还可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在校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名校优生’大学生暑期回常实习活动是常熟为家乡学子搭建的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建设家乡提供的重要平台,同样也是吸引人才、爱惜人才、拓宽人才储备的重要举措。”常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丁建刚说,希望大学生们将家乡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通过自己的“朋友圈”传递到更大的朋友圈,让更多青年关注常熟、选择常熟。

常熟聚焦人才建设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百名“名校优生”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仅仅是“‘飞’常精英”高校大学生暑期实践系列活动的项目之一。项目内容还包括知名高校大学生来苏暑期实习、“飞常精英 聚交文创”暑期见习实训以及“飞常精英 金绣前程”高校大学生金融岗位实习等多项活动,共确定招募知名高校和在地高校学子162名,分别开展为期半个月至一个半月的暑期实习锻炼,为美丽常熟建设凝聚智慧和力量。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