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网友曾总结道“学霸都是来报恩的,学渣都是来报仇的”,然而学习成绩是评价一名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宝妈:我老公985博士,我是985硕士,儿子却是学渣
最近看到有一位宝妈分享的自身真实经历,很有教育意义。这位宝妈名叫小林(化名),她的爱人是某985院校的博士生,自身则是一名985院校的硕士,可以说是两位妥妥的高知分子。
按照常理来说,这样一对夫妻生下来的孩子学习成绩应该不会太差,毕竟有着学霸父母的“基因加持”。而且小林当初怀孕时谨小慎微,不仅在饮食方面极为注意,为了更好地养胎,还在怀孕刚刚3个月时就请了长假,生怕对孩子造成一丁点影响,将优生优育贯彻到底。
然而等到孩子出生,直到上小学以后,小林才发现好像自己的孩子不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以小林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级里称不上是一名学霸,甚至连中等都算不上,基本处在垫底的位置,是一个妥妥的学渣。
为了能够让孩子的成绩进步,小林尝试了各种办法,为孩子报名参加许多辅导班、自己除了工作生活就在同步研究孩子学习的课程,晚上下班后对孩子一对一辅导,然而即便小林做出了种种努力,孩子的学习成绩仍然是不见起色,而且由于压力过大,学习任务过重,孩子才小学四年级就戴上了眼镜,而且免疫力下降,经常性的感冒发烧。
那么成绩差是因为孩子太贪玩不好好学习吗?也不是的,小林的孩子非常努力,有年暑假时还曾经主动要求报名参加语文辅导班,担心自己返校后跟不上进度。
对于这样的情况,小林只能不得不承认,有的孩子生下来就会读书,有的孩子并不适合,而自己的孩子无疑属于后者。
不过随着久而久之,小林渐渐发现孩子身上有着很多其他的闪光点,学习成绩差并不能掩盖住他仍然是一名优秀孩子的事实。
虽然小林孩子学习知识很费劲,但是他对于厨艺却情有独钟,即便今年才10岁,但已经会了做好几个拿手好菜,一家人都对其厨艺赞不绝口。
而且平时小林的孩子乐于助人,古道热肠,在一次班级中评选体育委员时,小林的孩子以高票位居榜首,当小林询问大家为什么投票给自己孩子时,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表示每次谁遇到困难,第一个冲上前帮忙的身影总是小林孩子,体育委员的位置他当仁不让。
这件事发生后,小林便彻底看开了,她在自述里表示,“尽管我的儿子确实是学渣,但我仍然为他感到骄傲!”她表示自己认识到了学习并不能衡量一个孩子的优秀与否,将来自己的孩子能自食其力,找到一份脚踏实地能够谋生的工作并不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平凡地度过一生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功。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孩子,可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待着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然而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普通的,家长一味地焦虑并不能使孩子更优秀,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过高的压力,乃至是将其压垮。
固然学习成绩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它却并不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有时候家长选择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孩子,或许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发现孩子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就像宝妈小林一样,虽然孩子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尽如人意,但是他有着很多其他的优点,学习方面的小小缺陷,并不妨碍他成为父母的骄傲。
确实,现在太多的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在学习方面不能容忍任何一点的“落后”,导致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反而事情越来越糟。在这方面小林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换一个角度去看我们的孩子,他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小林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上确实是“打脸”了很多的家长。
美国教育学家肯·罗宾逊曾经在一场演讲中提到,“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却生怕任何一个人掉队”,这无疑是对那些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最好的形容,无论孩子是学霸还是学渣,家长都应该放平自己的心态,只要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心、快乐地长大,成为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