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父母表达自己期待再拥有弟或妹的意愿并进

摘 要

  原创 顾意 观人随笔 看到一张图片,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尤其是“任务三”:以《孙权劝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进行“劝说”主题的整理。 还明确了“写作目的”是“向父

原创

顾意

观人随笔

看到一张图片,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尤其是“任务三”:以《孙权劝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进行“劝说”主题的整理。

还明确了“写作目的”是“向父母表达自己期待再拥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意愿并进行劝说”

有没有登时语塞,想怼一句:劝你做个人吧!

说实话,虽然是白纸黑字,案例也很具体,底部写明了是七年级语文(下),我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始终觉得,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是有底线的。

我特意去查了查,微博上有大V转发,豆瓣也有不少网友在讨论。



试题中的案例是某地的统计部门给出的数据,那么这份试题是否就出自某地呢?期待回答。

从只生一个,到有条件地开放二胎、二胎全面开放、三胎开放,计划生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个中道理,不必多说。

当下,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生二胎,甚至不愿意生孩子,也不必详解。


现在的问题是,这张试卷如果不是人为故意造假,那么它反映的问题很严重:这是对小朋友下手了?

出这道题的前提,岂不就是在说,孩子们不配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思想?不仅不配拥有,还得按照试题的指导思想去做父母的思想工作?

思想是什么?任意填充的石块吗?孩子们又是什么?赤裸裸的工具吗?

再退一步说,小朋友能懂什么?他们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多少了解?他们对父母的生育意愿和身体状况又有多少把握?让一个七年级,也就十来岁的孩子去劝父母生孩子,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搞笑、最无耻、最丧失人性的做法了。

不对,这是我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是我们看到之后,久久不敢相信的。我很希望这是假的,是有人恶意P图的,但这需要有关部门调查和澄清。

想想我们这一代,从小看到的都是“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庄稼稠了苗瘦小,孩子多了难养好”的标语。

小时候,我还曾因为自己是“超生儿”,被指指点点、各种议论,深深感到困惑、自卑、不忿。

万万没想到,等到80后、90后有了孩子,那些标语导向要完全反过来了?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是说只看利弊?这代超生儿还年轻着呢,思想到底该如何来一个急转弯?

我不敢相信这样的试题是真的,如果是我的孩子碰上这样的试题,我一定教他(她)写上答案:

想让别人造人,自己先做个人。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