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初二孩子的家长,首先我明确表示我肯定会让孩子暑假上培训班,而且一定是上教学水平较高的培优班。
第一,我和孩子妈妈都是工薪阶层,我们都是70后,当时凭借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升学从农村来到了城市,我们毫无任何背景,唯一依靠的只能是自己努力;通过20多年城市里的摸爬滚打,我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很坚定的认为下一代的受教育程度一定得比我们更高。
第二,成都2021年参加中考人数13.15万,479三校七区除去指标到校名额录取人数不超过2000人,这竞争的激烈承担毋须多言;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是期中一员(前提是孩子先天资质不错,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作为父母希望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给自己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尽可能多的有效学习时间。
第三,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平常教学更多的都是针对大部分学生而设计的课程安排,作为小部分的优生和差生,假期应该是一个冲刺拔高或者基础提升的机会,优生需要更优,差生需要脱贫,所以假期是让孩子蜕变的最佳时机。
第四,我们这样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三口之家,父母工作日都得去各自岗位上班,如果孩子不去培训班,我确实不知道是该把孩子送回农村爷爷奶奶家还是外公外婆家,亦或是让孩子独自在家“学习”;我孩子还算比较自立,对手机及游戏、B站等也有较强的管控能力,但是我确实不敢冒险去尝试一个假期完全靠孩子的自律来管控自己(孩子能管控好自己是万幸,管控不好自己的后果我不敢去想)。
第五,现在大公司、优质企业招聘的第一要求就是双一,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被卡在这第一张入场券上面(孩子自己也希望她的人生不要太平庸)。
综上所述,我们这种工薪阶层的孩子拼不了父母,凭不了户口,唯有通过长期的学习靠知识来实现自己多彩的人生,因此,我不赞同关闭补习机构。
总之,学习要靠学习积极性,上学之外,再去校外培训机构,看起来忙忙碌碌,一直在学习的道路上没闲着,其实不见得有效率。很多孩子反而因为天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你在学校不好好听课学习,光指望培训班替你解决问题,就相当于,一天三顿正餐不好好吃,光指望吃零食补充营养。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靠兴趣和效率,当然还离不开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