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被diss的惠州和中山,真这么差?|东莞|佛山

摘 要

  惠州和中山,究竟是坑,还是洼地? 坊间及市面对此的看法,一直也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对于上车不了广深一线城市的刚需们来说,惠州和中山在他们眼中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惠州和中山,究竟是坑,还是洼地?

坊间及市面对此的看法,一直也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对于上车不了广深一线城市的刚需们来说,惠州和中山在他们眼中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希望通过买房以实现财富快速增长的投资客们来说,惠州和中山在他们眼中应该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一些自媒体大V的字眼里,惠州和中山似乎又是坑得不能再坑的城市。

这不,继diss完惠州之后,大V又把火力转移到了中山,还表示“临深惠州中山两个坑,慢慢要露出坑的真面目了”。


此前,大V还发文让大家“尽快卖掉惠州和中山的房子”,认为“惠州和中山市湾区楼市泡沫最大的两个楼市”。

惠州和中山,就真的这么差?


客观来说,惠州和中山,在我的眼里,没有那么好,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只是说热点城市洼地多,比如深广佛山珠海,不那么热的城市坑相对多一点,比如惠州中山。

所以在楼市中,有一个投资逻辑,叫做选择板块上车。

就像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再好的班级里也有差生,而再差的班级里也有优生,楼市同理。

以偏概全,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从来都不是明智之举。

热钱之所以不断涌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就是因为这些城市房价易涨难跌,买到基本等于赚到。

不过即使是在深圳这一作为全国楼市风向标的城市,也有一些人踩坑。

虽然说这样的案例不多,但就不代表大家可以视而不见将其忽略。

前段时间,深圳大鹏璞岸花园一套建面为221.92㎡的别墅割肉甩卖就翻了车:

再看深圳的盐田区,作为原关内最后一个开通地铁的区域,昔日辉煌一时,后跑输大势房价一路高开低走。

即使是在去年10月地铁8号线开通后,但对于盐田这头“慢牛”房价的拉动似乎并不大。

片区的佳兆业盐田城市广场项目,之前开盘均价48000元/㎡,现二手挂牌均价4.7万多。事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承认。


为什么强调买房时要选择具有潜力的板块上车?就是因为这样。


在大湾区中,惠州和中山这两个城市,房价涨幅虽然不大,但因房价相对低洼,成交一直都还不错。

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惠州全市累计销售商品房(住宅+商业)721万㎡,销售金额949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均创下近3年新高。

中山稍显逊色,刚刚过去的6月,共向市场推售住宅4498套,环比上涨19%,住宅成交量5106套,环比下降19%。


但其中不乏一些劲爆热盘。


万科中央公园项目开盘现场

全球经济大放水背景下,盘旋在大湾区上方的热钱,相较去年,可以说是有过之而不及,且更焦虑更恐慌。

典型如佛山,因深圳、广州、东莞楼市收紧之后,大量购买力外溢,加之佛山市基本不限购,楼市可以算是热得发烫,5-6月一二手成交均位于湾区TOP1。

临深的惠州,有深中通道利好加持的中山,承接部分外溢,楼市表现也不赖。

只是热归热,还是要注意到惠州和中山主要是新房火,二手流通性不强,且与新房价格相差不大,这跟这两座城市大量的新房供应有关。

另外,热钱之所以纷纷涌入惠州和中山,跟大家看好大湾区的发展前景不无关系。

世界发展看湾区,湾区发展看深圳。

作为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后的全球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承载了党和国家的深切希望,集齐起点高、腹地深、潜力大、增速快等特点。


有别于世界其它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定位明确,以极点带动为亮点,主打差异互补,带动区域均衡发展。


“9+2”城市群的定位也各不相同,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及物流中心,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珠三角九城发展定位如下图。


可以看到,惠州聚焦于打造世界级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和国家智慧城市,定位“绿色城市”拓生态游;

中山致力成为湾区创新创业高地、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带引擎,定位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两座城市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人看好,也有不少人质疑。

2020年,惠州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350万,达到建地铁资格,不过就最新动态来看,地铁14号线的开建还尚需时日。

详情戳文:一拖再拖!人有了,但地铁没了?...14号线惠州段啥时开通?

中山位于港深、澳珠、广佛三大地理中心,有深中通道、深珠通道、广州地铁18号线等利好加持。

但因为没有抓住2010年前后的产业转型升级大机遇,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近年来中山经济也是下滑得厉害,2020年全市GDP仅3151.59亿,比昔日合并过的珠海还要低。

另外,继雅居乐、建华管桩、欧普照明等企业总部搬离中山后,本土本就没有什么大企业的中山,营商环境在珠三角垫底,近十年更是更换了6个市长

就目前来看,两座城市在交通、产业、经济、人口等方面,都有待破局。


牛市要来的时候,第一先涨是什么股票?

一定是能影响指数的成分股它们先涨了,其他人看到指数涨了才会慢慢进场。

先炒大盘股,大盘股位置上去了,就切换到正在蠢蠢欲动的成长股。

到最后连成长股都炒不动了,就是前面趴着不动的三四五六七八线股补涨。

如果说广州深圳是大盘股,佛山东莞珠海就是成长股,惠州中山肇庆就是最后补涨。

但能补涨补多少,没人能确定。

资金的走向是聪明的,如果有能力有资格,谁不想在一线城市安家?谁又不想去投资那些涨势大好的区域?

投资属性之外,房子的根本属性还是居住,可以兼顾是最好,如若不能,只能选择后者也无可厚非。

就全国楼市而言,买在大湾区还是很香的,这一点已有无数案例及数据佐证。

如果你仔细留意,会发现有意思的一点,全国有钱人都在买大湾区,唯独大湾区的刚需还在犹犹豫豫。

生活是各自的,买房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买房路上,多听专业意见很重要,但不是说是个人在那BB我们就要听,羊群效应之下,结合自身情况保持独立思考更显可贵。

可以买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东莞是最好,退而求其次选择惠州中山(着重潜力板块),自己开心就好。

想买惠州的话,可以看看临深的大亚湾西区和惠阳的白云新城、南站新城,及被东莞、惠阳、惠城、博罗包围仲恺区。


去年至今,仲恺的买盘量与土拍热度都在起来,加上区域路网正在不断完善,在业内被称为是东莞后花园以及深圳刚需的友好地。


买中山的话,则可以看看翠亨新区、西区、港口镇。

翠亨有深中通道利好加持,西区配套和设施较为完善齐全,港口镇则位于中山的核心腹地,身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组团、岐江新城三个大圈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受两道红线影响,全国多地房贷余额加速告急,放款也是一拖再拖,房贷利率也是一再上扬,可以说是愁煞刚需。


买房道路千万条,做好规划第一条,大家可以一边做好信贷规划,一边留意有无心仪的房子。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