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进入大学时才刚刚15岁,在万人齐过的高考独木桥中,她以696分的成绩夺得县城的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
小小年纪就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很多人猜测屈诗颖不是出生于书香门第,就是家中资产丰厚,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本期子牙童趣恰同学少年就和大家一起了解,2020年北大最小新生——屈诗颖的故事。
鼓励式的教学,孩子更有动力
2005年,屈诗颖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的新邵县龙溪铺镇朝阳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稳定的职业收入。
并不富裕的一家五口全靠父亲外出打工来支撑,母亲则留在家中全职照顾三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艰苦。
屈诗颖作为家中长女,不但要在生活上帮忙照顾两个妹妹,还要时时处处做妹妹们的榜样,刻苦学习。
屈诗颖从小就非常聪明,于是父母将她早早就送进了学校。但由于年龄比其他同学小,心智尚不成熟,仅仅靠聪明伶俐,还不足以让她跟上学习进度。
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屈诗颖语文、数学两科成绩加在一起都没及格,这样的结果让屈诗颖很无助,开始觉得自卑。
但贫困的家境,根本无力送她去辅导班补习,那时母亲还在打工,只有外婆在家照顾屈诗颖。
处于“留守”状态,外婆的文化水平也不足以辅导她的功课,学习资源的缺乏让屈诗颖在学习上非常吃力。
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着既然自己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那就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她相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尽管自己的女儿不“拙”,也不“笨”。
她要求屈诗颖放学后不能出去玩,直接回家踏踏实实地写作业、背课文、练习数学题、背单词,平时不许看电视,这种严厉的看管一直持续到屈诗颖高考结束。
十几年如一日的习惯培养,不仅让屈诗颖受益匪浅,她的两个妹妹成绩也特别好,长期保持在年级前列。
其实,屈诗颖的学习成绩能够迎头赶上,除了母亲的苛刻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她遇到了一位优秀的老师。
当屈诗颖的成绩两科加一起都不及格的时候,老师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歧视和不悦,更没有将她标记为“差生”,依然对她非常好。
二年级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考了70多分和80多分,老师非常郑重地颁给她一个“进步奖”。
屈诗颖毕竟是孩子,收到这样的奖励,自然十分开心,成就满满。
这种巨大的幸福感,让屈诗颖欣喜若狂,决心好好学习,争取“以后每学期都要得奖”。
屈诗颖说到做到,三年级时就考了全校第一名,以后的日子里,她的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列,再也没有落后过。
可以说,正是老师的这种鼓励教育,给了屈诗颖以极大的信心,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15岁进北大,努力能成就一切
屈诗颖是个要强的孩子,她用勤奋来浇灌,让这种子生根发芽,用努力来耕耘,让梦想茁壮成长。
她很幸运,求学阶段,遇到的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凭借内心深处的“自我驱动”能力,屈诗颖一路逆袭而上,赶超同班的哥哥姐姐们。
命运似乎觉得屈诗颖的学业过于顺利,也许是希望她能更好的成长,她前行的路上再次出现了波折。
屈诗颖刚上初中时,成绩突然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这让她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而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努力和拼搏。
于是她更加努力学习,让自己重新变得优秀。碰到弄不懂的问题,无论问题有多简单,也一定要向老师和同学询问,哪怕招来一阵嘲笑,也在所不惜。
屈诗颖就这样不顾一切地拼命向前,到初三时,终于实现了成绩的稳步提升,考上了当地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新邵一中,这一年,她12岁。
屈诗颖的优秀是不可否认的,但在新邵一中优生众多的哥哥姐姐们面前,却显得水平一般。
可她小小年纪背后,却有异于常人的自律精神、刻苦拼搏的奋斗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精神。
她立足基础知识,翻遍了教材,做大量的练习题,找出知识点和考点,吃透试卷,高中三年基本上不休息。
她没有电子产品,不追剧,不刷视频、不看闲书、不玩游戏。
枯燥的学习、简单的生活伴随着屈诗颖,让她的成绩直线上升,最终在“哥哥姐姐们”中脱颖而出。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由于成绩优异,校长和老师都鼓励她考北大。
有了这样看似遥远的目标后,屈诗颖更是加足了马力,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晚上挑灯夜战到11点。疫情期间她更是拼命冲刺。
2020年的高考中,以高考696分的绝佳成绩,夺取了新邵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了心仪已久的北京大学,这一年,她15岁。
没有完美的起点,也能赢在终点线
屈诗颖读书非常刻苦,但并不是书呆子,作为标准的学霸,她不仅仅学习成绩好,在全国的各种能力竞赛中也获得了诸多奖项。
全国中学生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竞赛中都获得了一到三等奖的好成绩,各种奖状贴满了屈诗颖家的墙壁。
而且她也不是那种文静矜持、性格内向的女孩,她特别开朗,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除此之外她还很喜欢运动,喜欢笑,在学校运动会上频频拿奖,去篮球场上和同学比拼。
虽然行为举止上像个男孩子,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家中长女,两个妹妹的大姐姐,她还是非常贴心和懂事。
在得到1500元的奖学金时,她选择“上交”给妈妈,自己只留下少量购买复习资料的钱,可以说屈诗颖的优秀是全面发展的,她的的确确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屈诗颖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我们无法估量。
我们只知道,那薄薄的一张纸背后,有老师的教导和鼓励,母亲的培育和期盼,以及屈诗颖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艰苦卓绝的辛勤付出。
屈诗颖在15岁的年纪,用令人惊艳的成绩,掀起了人们心中不断翻滚的巨浪,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2020年的秋季,屈诗颖来到了北京大学,徜徉在未名湖畔,去完成她的北大梦。
有人会担心,15岁的年纪能否适应大学生活?
我想我们不用过于担心,这个孩子既然能够从困苦中走出,就能用毅力成就阶段性的自己,那么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她都会凭借敢拼敢搏的精神,赢在终点线。
高考是否为寒门贵子的出路?
屈诗颖是个聪明的孩子,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在15岁的年纪学有所成,即便如此闪耀的学霸。
但由于小时候上学早,在成功的路上,不得不一次次经历波折,历尽辛酸,因此我们不必非得追求孩子早入学和跳级,有时候大器晚成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屈诗颖家庭的普通也提示我们,学霸的养成也不见得非要书香门第的熏陶,和大量金钱的投入。
寒门一样能出贵子,毕竟高考是公平的,它不论出身,不问贵贱,只要你足够聪明,足够努力,一样会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
你觉得屈诗颖这样的孩子会在未来挣出自己的一片天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小花
#高考加油# #儿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