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要“掐尖”,不宣传“高考状元”是不让

摘 要

  “严禁各地宣传 高考状元 、 高考升学率 ,一旦发现严肃处理”,陈部长既是在警示某些机构、某些人,更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每年在高考分数公布的时候,地区或学校若

“严禁各地宣传 高考状元 、 高考升学率 ,一旦发现严肃处理”,陈部长既是在警示某些机构、某些人,更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每年在高考分数公布的时候,地区或学校若出现“高考状元”,一定会大肆宣传和表彰。


比如某县出了一个省“高考状元”,当地教育部门绝对会“为之疯狂”,考生会得到嘉奖,考生所在的学校也会得到嘉奖。于是各地几乎年年都有炒作“高考状元”的做法,而且愈炒作愈细化。按科目,有理科状元,文科状元,按地区,有县级、市级、省级状元。真可谓“高考状元”遍地开花、层出不穷。


在万人中央感受那无上荣光,是目前“高考状元”们最现实的写照。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过于吹捧“高考状元”,从而导致其迷失自我,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止步不前,洋洋自得,最终被时代所淘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就在这里。


更重要的是,这样教育金字塔尖的优秀者无形的的影响下,“状元”就像带着光环一样的存在,影响千千万万学子。给后继者带来无形的压力,“高考状元”有点偏离教育的真谛,失去了教育的本真。


有些学校过度吹捧和大肆宣传高考生成绩,主要是为了利益炒作,但这种排名方式,会给学生造成巨大压力。

高考放榜排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负面心理压力,考试成绩高低并不一定与孩子付出的努力成正比,有些优秀的学生在高考时发挥失利,学校过分宣传高考状元,就会让孩子内心产生巨大落差,内心产生矛盾或冲突,心理失衡,对自我失去自信心,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自卑、失落等悲观情绪。


过分地宣传高考优生成绩,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影响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甚至有些学生会因此压力过大而产生消极念头;高考放榜时,我们时常会听到有些孩子因考得不好轻生的负面社会新闻。


一旦我们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这样的宣传贻害久远。一方面,对“高考状元”的追捧,会让师资、优生源、经费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占有优势的学校、地方和机构盲目集中,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对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都十分不利。


另一方面,对“高考状元”的集中宣传,也会促成普遍性的“状元攀比”,从而让更多的学校、地方、教育机构陷入到“掐尖”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造成的结果,自然会扭曲教育工作育德育人的的本质,强化“唯分数论”。


家长和学生应以成熟、理性的心态看待,不恶意炒作也不刻意回避,在默默点赞的同时,把高考升学率和状元作为一面镜子,帮助教育者与受教者发现差距,见贤思齐。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