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区教育局 以优质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新路

摘 要

  一支粉笔,关系着百年发展大计;三尺讲台,贯穿着民族复兴之魂。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让优质教育增加群众的幸福成色,绘就北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今年以来,

一支粉笔,关系着百年发展大计;三尺讲台,贯穿着民族复兴之魂。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让优质教育增加群众的幸福成色,绘就北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今年以来,城北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对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紧紧围绕全区教育短板和薄弱环节,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姿态,全力推进教育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为奋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生态宜居品质北区积极贡献教育力量。

健全机制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在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开展以党员教师、学生为主体的“学党史红烛先锋在行动、学党史新时代好少年在行动”的“2+5”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推进党建联动发展 依托3个城乡一体化党建联盟组织开展“践行初心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等活动60余次,组织开展了17期“党建德育论坛”,努力实现“党建+学校管理”“党建+校园文化”“党建+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力促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加强党建品牌建设 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结合点发力点,积极开展“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博雅小学“红色家文化”党建品牌、小桥大街小学“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等党建品牌取得了一定成效,切实提升了学校党建工作活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进一步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持续开展各类警示教育、廉洁文明家风建设、师德师风培训等活动,从学校、教师和青少年3个层面强化廉政文化教育,形成全系统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

立德树人

增强思政教育工作实效



开好思政课 贯彻落实《西宁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措施》及任务清单,突出“队伍、课程”两个关键,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用好思政课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拓展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旗帜鲜明地办好红色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思政教育能力提升计划,组建思政课年级协作共同体,有4名优秀思政课教师加入了市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开展优秀思政课教师推选、思政课程精品课展示、思政课集体大备课,建立完善学校领导带头讲、听、评思政课机制,努力提高思政课实效。

强化实践育人 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用好疫情防控等鲜活教材,邀请道德模范、抗疫英雄进校宣讲,引导学生向疫情防控中的先进典型学习。深入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惠民政策,稳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立足民生

扩充教育资源总量

推进教育项目建设 全力保障教育经费,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17年以来,投资5.4亿元实施了博雅小学全面改薄、沈那小学迁建、小桥大街小学改建、吧浪小学改扩建等5类8个项目,新增校舍面积10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600余个,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累计投资2564万元实施了城北区第二幼儿园改建等一批重点项目。投资125万元进行了吴仲村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民转公项目。强化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全区7所小区配套幼儿园中有6所已经委托办成了普惠性幼儿园。新增市级示范园1所、市级一类园3所,57所幼儿园被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8%。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依托“信息技术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试点,投资101万元更新了大堡子小学等4所学校班班通设备,新建3间智慧教室,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教育信息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补齐短板

深化教育协调发展

多举措消除大班额 通过博雅小学改扩建、小桥大街全面改薄等消除大班额攻坚工程项目建设、合理划分招生区域、统筹城乡师资配置等方式,2018年至2020年全区共消减大班额班级152个,占比从2018年的52.5%消减至1.79%,完成了将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探索推行“研训一体”教研模式,以《城北区2018-2020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通过实施“名师工作室引领工程”、建立学科实践研究基地、学科竞赛、精品课堂直播、微课制作等项目,通过近3年的努力,全区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实施教育惠民政策 积极推动教育脱贫攻坚,继续落实蛋奶工程、营养午餐、免费校服、各类学生资助等一系列惠民帮扶政策,不断加大对生活贫困家庭儿童的精准帮扶力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做好学校绿色工作 实行绿色管理、绿色课程、绿色教育3项计划,安装垃圾分类设置、废物回收等设施,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节约、回收资源行动,创建4所区级绿色发展样板示范学校。

深化改革

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

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 强化与市教育局、大通县教育局和集团化办学各学校联系沟通,有效探索以“九统一”为主要任务的“四互四共”运行模式,加强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强化教学互通,大通县逊让乡中心学校、朝阳学校中考成绩稳中有进,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深化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 历经3年多实践,北区城乡学校差距进一步缩小,各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特色项目建设初显成效,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质量兴教

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

强化师德师风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八禁八要”规定,进行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有力维护北区教师良好形象。

强化师资培训 全面启动“名师引航”工程,建立“城北区吴正宪儿童教育实践基地”等3个本土化的实践研究基地,组建各学科种子教师团队,为各学科教师建立多元化连续系统的培训渠道。

强化教师培养 制定《城北区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办法》《新岗教师“三年成长计划”》,持续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四项能力”提升培训,优化新岗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和培训培养方式,夯实青年教师成长根基。

强化资源配置 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补充机制,2019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购买服务等形式补充正式在编教师39名、区聘教师161名,有效缓解教师紧缺问题。积极与人社、财政部门协调,规范班主任津贴、远郊教师绩效等薪酬标准,教师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