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让公鼠怀孕,还成功诞下10只健康幼崽”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公鼠怀孕」引发了关于未来男性生育可能性的探讨的巨大讨论。有网友是这么认为的:
我们暂先不说结论,来看这个“模型”:该研究用四个步骤在雄鼠身上构建了一个怀孕的老鼠模型,首先,通过手术将一只雄性大鼠和一只雌性大鼠连接在一起,产生“连体鼠”,通过血液交换给雄性大鼠一个雌性微环境。8周后,在雄鼠身上进行子宫移植。恢复后,再将胚胎移植到雄鼠的移植子宫和雌鼠的原生子宫里。经过21.5天的发育,研究人员对雄鼠进行剖腹产。雄鼠通过剖腹产成功分娩出幼崽,最终有10只幼崽发育到成年。该研究最后总结道,该实验成功率非常低,仅为3.68%。
在雄鼠身上构建的怀孕老鼠模型实验
该论文题为《A rat model of pregnancy in the male parabiont》。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论文目前尚未经过同行评审,未正式发表。
我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梁晓燕教授指出,由于该论文尚未刊发,且未有专家外审意见,现在进行讨论其意义和价值为时甚早。如果单从目前所展示的内容而言,其科学性和伦理意见有待商榷。
事实上,也有清醒的网友如此评价此研究:
不过,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家对于女性生育力如何转移、如何保存的关注。事实上,女性生育力保存一直是当前生殖领域的一大问题,对女性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女性生育能力保存?
女性生育力指的是三方面的内容:卵巢功能、输卵管的通畅和功能正常、子宫的情况。生育力保存的本质就是遗传物质的保存,对女性来说,就是卵子、胚胎和卵巢皮质、卵巢组织的保存。
卵巢功能:对女性来说,卵巢功能从出生开始就进入自然消减的过程。女性出生的时候,两个卵巢上卵泡池里的卵细胞大概是100多万,到青春期时自然消减到大约三四十万,随后大约以每年1万的速度减少。所以,保存女性生育力,卵巢功能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
输卵管的通畅度: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里相遇结合。
子宫:子宫是土壤,只有土壤好,才能支持怀胎十月,宝宝才能健康出生。
生育力保护保存是指用手术、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等对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成人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并获得遗传学后代。放化疗患者、卵巢手术者、卵巢早衰高风险者、不孕不育者都可能需要保存生育力。
那么对于有生育意愿的女性,罹患生殖系统疾病,如卵巢疾病、子宫疾病甚至肿瘤等等,如何保存生育能力?
前段时间,就有一名“卵巢肿瘤”患者于我院女性组合门诊就诊,经过诊疗后顺利怀孕。
真实案例——
“卵巢肿瘤”患者经诊疗后顺利怀孕
去年7月,32岁的胡女士因“卵巢多发囊肿”找到我院妇科陈淑琴主任。完善相关检查后,陈淑琴却发现胡女士除了卵巢囊肿外,血CA125、CA199都异常升高,且与之前比较,升高速度较快,这提示着卵巢囊肿有可能存在恶变,此时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剖腹探查行囊肿剔除,由病理结果确诊良恶性。
但考虑到胡女士已结婚9年,却一直迟迟未育有小孩,生育愿望非常强烈,陈淑琴在手术前专门安排了她在我院女性组合门诊看诊,与生殖中心梁晓燕教授团队一起为其开展综合诊疗。
经过缜密的讨论,女性组合门诊为胡女士定制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剖腹探查+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冰冻病理+术中卵巢穿刺获取不成熟卵子,其中卵子交由生殖中心胚胎培养室进行卵子体外成熟后体外受精-胚胎冷冻。
手术非常成功,胡女士的所有卵巢囊肿切除干净,同时还成功的卵子在体外成熟与其丈夫精子受精,术后病理显示双侧卵巢均为“交界性浆液性肿瘤”。
术后3个月随访,胡女士再次来到女性组合门诊咨询后续生育问题。梁晓燕查看了她的卵巢功能的特异性指标:抗苗勒管激素(AMH),结果为2.58ng/ml,表示:手术并未对卵巢造成严重损伤。陈淑琴根据病理结果也给出下一步的意见:无需化疗,可进行妊娠前准备。
选择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俗称试管婴儿)的胡女士,当月就在我院生殖中心移植2枚胚胎,顺利怀上了双胞胎。
第一次做母亲,胡女士既担心双胎的风险,又舍不得减掉一个胎儿,纠结、焦虑让她寝食难安。再次来到组合门诊的她,这次则是由产科主任高羽主任医师为其制定双胎妊娠的产检流程。
在怀孕5个月的时候,她出现了双胎常见的问题:宫颈开始缩短并有扩张趋势,高羽紧急为胡女士进行了宫颈环扎术,使得继续顺利妊娠,现在胡女士已接近足月妊娠,高羽已为其安排即将到来的分娩计划。
预祝她一切顺利,宝宝健康!
本文指导专家
生殖医学中心 梁晓燕 主任
中山大学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一至四届委员会临床学组委员,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物,广州市天河区人大代表。任2014-2015年度全球华人生殖医学会主席。
于2010年创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打造并锤炼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管理一流、服务超前的专业团队。中山六院生殖中心现已成长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在助孕治疗成功率、活产率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主要从事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及生殖内分泌研究方面。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辅助生殖临床技术-实践与提高》,参与《中华妇产科学》第一、二版的编写。负责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厅基金共30余项,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建立有效的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优化体系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参与国家PCOS、高泌乳素血症及闭经的诊疗共识的制定。
采用卵子体外成熟培养技术,在2002年诞生广东省内首例不成熟卵体外培育(IVM技术)试管婴儿。
2012年成功开展全国第一例单卵双胎卵巢组织原位移植术,并在2016年创建了华南地区首家生育力保存库。2017年成功为原发不孕患者实施“卵母细胞内注射自体骨髓细胞线粒体”技术,患者成功分娩健康婴儿,为世界首例。
先后到全国20多个生殖医学中心协助筹建及人才培训,为生殖医学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及促进生殖内分泌新进展的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中山六院总院(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1号楼6楼;
周一、二、四、五教授门诊:中山六院北院区(天河区瘦狗岭路17号)女科楼(红楼);
周末及节假日上午半天:北院区开诊,排班随机,以挂号处当天安排为准。
妇科 陈淑琴 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美容协会生殖整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生殖妇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性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妇科腹腔镜和宫腔镜及微创技术,尤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过多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下午
产科 高羽 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妇产科学分会围产医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优生优育协会早产组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PLoS ONE》审稿人、《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审稿人。
学术专长:从事妇产科专业临床工作16年,在孕期监护、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危重症孕产妇救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双胎妊娠的监护、复杂性双胎的治疗、遗传性疾病优生咨询、产前诊断、胎儿宫内治疗。对双胎生长发育受限、胎儿宫内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在该学术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周三上午(雅和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