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消!息!
全!城!注!意!
刚刚传出!
思明、湖里、海沧、集美、翔安
已经全部沸腾啦!
重大决策部署发布——
厦门各区十四五规划大曝光!
交通、教育、产业、商业
数不清的彩蛋
纷沓而至!
文件下发!
全城奔走相告
厦门人,赶快来了解下!
集美区
坐标岛外集美
近日,十四五规划曝光
将推动集美新城、马銮湾新城
建设成为厦门城市副中心
建成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
争取市里支持加快建设轨道交通9号线集美段
2025年目标:在“岛外大发展”中推动集美新城、马銮湾新城建设成为厦门城市副中心,在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中争当排头兵,基本建成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
打造“一心两翼四片”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
集美十四五期间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打造“一心两翼四片”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
增强集美新城核心区“一心”的集核功能。规划用地面积77.7平方公里,依托新城核心区、软件园三期、灌口机械工业集中区;
打造集美东部新城、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东西“两翼”。加快建设“东翼”集美东部新城,规划用地面积4.78平方公里。全面建设“西翼”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规划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
持续优化集美、杏林、灌口、后溪“四片”的城市和产业功能。
集美区“十四五”期间城市空间格局示意图
引领金砖创新基地建设
紧抓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机遇,积极探索与金砖国家在新工业革命领域加强合作,打造全市金砖创新基地的引领标杆。抓好机制创新,用好基地在软件园三期挂牌契机,全力争取金砖国家工业创新研究院落地集美,
抓牢空间载体,在软件园三期建设金砖创新基地启动区,力争以马銮湾智慧产业组团(集美)作为拓展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联动盘活杏林老工业区、机械工业集中区等用地空间。
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
高标准推进集美新城、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建设成为城市副中心,谋划推进集美东部新城建设,推进杏林老工业区等城市更新,推进整村拆迁,打造连片成势、环湾布局的城市发展新空间。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综合交通设施体系。加快高效快捷的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建成厦门北高铁站、福厦客运专线并开通运行,全面接入国家高速铁路干线网络;建成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争取市里支持加快建设轨道交通9号线集美段;
加快片区路网建设,推进马銮湾片区、集美东部新城片区、西亭片区、软三西片区、机械工业集中区三期、北站北广场片区等片区配套路网建设。
集美区“十四五”期间主要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图
打造教育强区
优化教育资源规划布局。到2025年新增(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2万个。
推进马銮湾厦门大学终生教育园、金砖五国新工业革命产业技术研究院、马銮湾继续教育园片区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增建苎溪高中,继续对接厦门一中、厦门二中等市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厦门二中集美校区建设进度。
牛不牛!酷不酷!
这只是第一个!!
思明区
思明小伙伴high起来!
到2025年
思明区GDP预计3100亿
争取新增9100个学位
信息量很大
到2025年——
新增总部企业25家、境内外上市企业5家。金融保险业增加值超600亿元。全区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引领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加速实现,企业汇聚、智力集聚、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旅游总收入达1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0亿元,批发零售业销售额达9000亿元。文化产业实现总收入650亿元,年均增长约10%。新培育10家营业收入上亿元的高端专业服务业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到 2025 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 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99.5%以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98%以上。到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81.6岁。到2025年,全区养老设施超过13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实现100%。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70%。到2025年,建成区绿地率达51.3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9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2.11%以上。
不仅如此
思明还将构建产业高能级、功能高品质的
“两极、两带、两区、多园”
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思明区“十四五”产业空间布局图
两极
以滨北超级总部基地、开元国际科创城作为思明区未来五年发展的两大新增长极。
滨北超级总部基地
借鉴深圳超级总部开发经验,高起点策划功能定位,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标准引进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务,打造厦门国际高端中央活力区,成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一个功能中心和展示窗口。
开元国际科创城
通过原开元工业园片区的改造征收更新提升,聚集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立足厦门、辐射闽西南,打造生态化商务氛围,成为引领未来发展、辐射海峡两岸、带动闽西南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核心引擎。
两带
商贸经济带
依托轨道1号线、2号线、BRT等交通线网的通达性、便利性,以中山路、火车站、会展北三大商圈和旧改片区为发展重点,加快集聚发展商业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区域服务、辐射、引领功能。
文旅经济带
从鹭江道沿环岛路到观音山国际商务中心一线,串联鼓浪屿、厦大、曾厝垵、黄厝到观音山的文旅经济带,丰富和拓展环岛路文旅经济带的发展厚度,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影视演艺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保护沿岸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岸线景观和环境品质,打造宜商宜游宜业的滨海活力岸线。
两区
两岸金融中心区(思明片区)
重点发展金融业、总部经济,打造高端商务CBD。
鹭江道商务区
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和专业服务业,打造成熟商务CBD。
多园
软件园一期;软件园二期;龙山文创园、嘉禾良库等文创园区;浦南产教融合园;厦门泉州(安溪)经济合作区思明园。
在城市更新方面
谋划推动厦禾路沿线南侧、厦港片区等危旧房屋集中的片区进行统一规划重建,重点加快湖滨一至四里片区改造,打造厦门城市客厅的典范国际社区。
大力推进何厝岭兜、泥窟石村等旧村整村拆迁力度,谋划推动前埔、前村、东宅等规划整村拆迁的旧村改造。
加快推进滨北超级总部基地、原开元工业园等旧厂房片区的改造征收更新提升。加快提升龙山工业园,打造海峡两岸最具影响力的文创园区。同步谋划推动浦南工业园、海燕橡胶厂、夏商小商品批发市场等旧厂区改造,构建特色鲜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园区。
别急,还没完
还有大湖里!
湖里区
未来5年
湖里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
力争达到2200亿;
计划在“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岛内东部新城;
完成东部片区13个安置房项目;
在“十四五”期末
新改扩建九年一贯制公布校13所
新增学位2.7万个
规划表示,要分阶段开展东部新城开发、中部片区提升和西部城区更新,超前谋划机场片区空间开发。
其中重点提到,计划在“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岛内东部新城。
根据规划,为加快东部新城建设,将合理利用本轮旧村改造腾挪释放出的发展空间,优先保障安置房、民生项目和产业用地,着力优化城区环境、提高生活品质,营造兼具高端服务和创新创业服务功能的城区新空间。
湖里东部旧村改造成绩图 图源:东进序曲
加快构建科创产业集群,推动创新要素、创新主体汇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以数字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提升优化湖里创新园一期,谋划启动湖里创新园二期,规划建设一系列国内一流的研发型科创园区。
构建高端专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五缘湾营运中心、五缘湾健康医疗园区、两岸金融中心五通金融商务区等园区,打造本岛东部标志性建筑群,用“四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东部新城。
产业空间结构
根据十四五规划,湖里将构建一级、二带、三区、多点的产业空间结构。
一极:都市科创驱动极(总部);
二带: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和先进制造业赋能带;
三区: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技术应用区、新兴产业拓展区,分别发挥西部、中部、东部片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全业务链的空间需求;
多点:多层次专业型产业园区。
其中,作为“一极”的东部片区将打造本岛东部系列科创园区。
利用本岛东部腾挪释放出的空间,在五通、忠仑等片区,规划建设围绕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为核心的研发型科技创新园区,集聚高端研发和高端软件信息服务等业态。
各区正在扬鞭加速狂奔!
一系列大规划、大工程马上就能呈现
另外岛外另一端还藏有大惊喜!
海沧区
大海沧十四五规划也出炉啦
内文提到
到2025年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50亿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
海沧将打造“两湾三区”空间发展格局
适时启动东屿 CBD3#、4#、5#等地块出让、建设
一起来具体看看
海沧“十四五”经济发展和民生图景
1.经济发展质量更优
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77万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壮大发展,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5件,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5%,在库“三高”企业突破460家,产业体系质量明显提高。
2.城区宜居水平更高
纵深推进跨岛发展,由南向北、由海向陆串起的海湾城区国际形象进一步凸显。五年累计新增主干道路50千米,新增污水管网50千米。生态环境更趋优良,新增(改造)绿化面积400公顷、绿道40千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森林覆盖率达到40%。
3.改革开放更深入
五年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3800亿元,到2025年海沧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900万标箱、年货物吞吐量1.5亿吨。对台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加速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桥头堡。
4.人文生活更美好
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8万元,全区每千人口医疗床位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12人,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45张。五年累计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240个、义务教育学位17040个、医疗床位1200张。
打造“两湾三区”空间发展格局
“两湾”包括海沧湾和马銮湾
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样板区
与高端产业集聚区
海沧湾。按照“产城人融合”理念,充分发挥湾区“山海湖岛城”一体的禀赋,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规划建设鳌冠湾、东屿 CBD 等功能片区,集聚集成电路设计、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等高端产业,由南向北串起海湾城区国际形象的主线。
其中,东屿 CBD 片区要加快推动厦门中心招商和金沙书院建设,适时启动东屿 CBD3#、4#、5#等地块出让、建设,引进高端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配套项目,打造海沧湾沿线滨海魅力核心街区。
马銮湾。依托良好的生态和滨海资源,以建设“厦门湾两高两化新极点”和“厦门最温馨、最具人气的国际一流湾区”为目标,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出行”“密路网小街区”“智慧城市”等先进理念推进新城建设,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智能科技等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的国际化生态海湾新城。
完成孚中央、惠佐、许厝、后柯、鼎美、芸美等整村拆迁工作,为片区大开发大建设提供新空间;推进 SM 马銮湾商城、象屿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迅速集聚人气、商气。联动生物医药港不断推动产城融合,适时拓展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空间,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园区。
“三区”包括北部生态旅游休闲区、
中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聚区和
南部产城融合示范区,
成为实现国际一流海湾城区的支撑功能区域。
完善城区主干路网
全面推进“五纵八横”项目建设,第二西通道、海新路与疏港通道立交、海沧疏港通道、芦澳路(马青路-翁角路段)、鳌冠大道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
实现疏港交通、岛内外交通、南北城区交通和过境交通有效衔接,打造内外联动、高效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推进轨道线网建设。推动福厦高铁海沧段、轨道 4 号线、轨道 6 号线、厦漳城际轨道 R1 线建设,
让我们目光转向最后一个区
翔安大动作来袭!
翔安区
到 2025 年
翔安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迈上新台阶
成为跨岛发展最强“增长极”、
岛外大发展“排头兵”
建设辐射闽西南的东部市级中心核心区
高质量发展平台建成聚能。积极推进翔安航空新城建设,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推进体育会展新城和环东海域新城翔安片区建设,提质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推进同翔高新城建设,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未来科技城建设,积极引进名校和研发机构。
到2025年,成为闽西南区域重要的国际人员往来枢纽、产业创新策源地、数字资源交流中心和高端商务会展活动集聚地。
构建“一心两翼多组团”发展新格局
构建“一心两翼多组团”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功能品位,建设智慧宜居城市,着力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到 2025 年将翔安新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产城融合新标杆。
一心两翼多组团
“一心”,即以翔安新城为核心,打造成为配套服务完善、功能复合的厦门东部市级中心核心区和区级中心城区。
包括新城起步区、环东海域新城翔安片区、东部体育会展新城、东坑湾片区“四组团”。
两翼,即中北部片区和机场片区,分别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临空产业示范区。
推动建设“金砖创新基地”
贯彻落实国家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部署,为厦门建设金砖创新基地提供“硬核支撑”。
1.推动建设未来科技城
建设厦门未来科技城,策划引进金砖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园等创新创业载体。
结合金砖各国发展战略需要、现实基础和优势特色,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推动国际大科学和大工程项目落地未来科技城。
2.谋划推动金砖合作核心启动区
以保税区、综改示范区、同翔高新区为核心启动区,开展金砖国家产业、项目、政策协调创新合作。
不仅如此
翔安还将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发展平台”
厦门未来科技城。围绕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周边片区,谋划建设厦门未来科技城。
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新机场
按照“人文机场、绿色机场”建设理念,在“十四五”时期建成2条跑道、56.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96个站坪机位资源,1座塔台,3处站坪运行管理设施,及其他辅助生产生活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通航。
打造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优化东南亚航线,发展闽台摆渡式航线,开通战略性远程航线,力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转运中心,以及主要航空联盟在中国东南的重要运作基地。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福厦客运专线、昌厦高铁、龙厦高铁、厦漳泉城际铁路 R1 线、厦门绕城高速等城际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厦门轨道交通 3、4 号线、翔安大桥建成投用,推进 5 号线、第三东通道、滨海东大道、同翔大道等市内路网建设,推进厦门东站、动车翔安站等前期项目。
目前只剩下同安还没有公布
那么
同安区何时公布?
密切关注九房网厦门站吧!
随着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下达和
2035年远景目标的发布
厦门各区将全力奔跑
厦门!奥利给!
向着未来,冲!冲!冲!
部分内容来源:厦门各区政府网站
封面图:包米传媒-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