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重要提醒:3 天后第二次志愿

摘 要

  求点赞!求转发! 今日中午12时,我省教育厅官微发布重要提醒。提醒2021年高考生,今日22时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将结束,并为考生附上了我省各批次录取日程安排。 划重点: 一、今

求点赞!求转发!

今日中午12时,我省教育厅官微发布重要提醒。提醒2021年高考生,今日22时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将结束,并为考生附上了我省各批次录取日程安排。

划重点:

一、今日(6月28日)22时,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将结束;

二、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是7月2日-7月5日,每天9:00-22:00;

三、第三次网上填报志愿是7月7日-7月9日, 每天9:00-22:00;

四、各批次录取日程安排:

(一)文史类:分5个录取批次并按排列顺序录取

1、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

2、普通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的院校

3、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录取的院校

4、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院校(不含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5、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的院校

(二)艺术类:分3个录取批次并按排列顺序录取

1、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

2、艺术类本科批录取的院校

3、艺术类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的院校

(三)体育类:分2个录取批次并按排列顺序录取

1、体育类本科批次录取的院校

2、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的院校

第一次志愿填报即将结束,

第二次也即将开始,

小苗老师温馨提示广大考生:

按时提交志愿

所有批次志愿包括:军队、公安、消防和司法本科高校,部分普通本科高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招飞本科高校及专业,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本科专项计划(国家专项)的高校;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艺术类本科批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志愿。

考生志愿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尚未填报的考生请务必在截止时间前完成志愿填报并提交信息。志愿填报一经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逾期不予补报。

根据往年经验,小苗老师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志愿填报最后阶段可能会因在线人数过多而出现网络拥堵现象,切勿在临近截止时集中填报修改志愿,以免影响志愿的正常填报。

妥善保管密码

由于后面两次填报志愿和录取期间的征集志愿填报可能还要使用登录密码,请考生一定要妥善保管好个人志愿填报系统登录密码,切勿泄露。不要请人代填志愿,避免个人志愿信息被盗,甚至被恶意篡改。

关注个人录取动态

填报志愿后很多考生会外出游玩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忽视招生录取的相关动态,甚至错过自己所在批次的征集志愿填报时间。

考生可通过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和龙招港微信公众平台关注自己所在批次的录取动态,了解相关录取进程和征集志愿填报时间。

例如提前批录取时间为7月11日-7月15日,填报了这一批次的家长和考生在这几天要时刻关注相关信息,以免错过征集志愿。

啥样算填报成功?

填报期间,可随时上网查询已填报的志愿,选择“志愿总览”或选择“查看已填报志愿”均可实现查询功能,如进入查询页面后可查询到已填报的志愿信息或可打印出带二维条码的已填报志愿信息,即可确定填报的志愿已保存成功。网上填报志愿结束后,开通网上志愿查询系统,可随时查询或打印志愿信息。

如果没被录取怎么办?

网上填报征集志愿!

每批次所设志愿投档结束后,高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由省招考院在"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网站上公布,公开征集志愿。考生登录网站查询后,未被录取且成绩(含照顾政策分)达到征集志愿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征集志愿。在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网上公开征集志愿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可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网上公开征集志愿,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原报志愿无效。

下一次志愿填报什么时候?

7月2日-5日(每天系统开放时间为9:00-22:00)

填报文史类和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体育类本科批次、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志愿(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在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栏中填报志愿)

此外

小苗老师还整理了

可能导致滑档、退档的各种原因,

一并分享给大家

1、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

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宣传力度;

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高估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类。

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

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

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

如对专业没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

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行业之间也是千差万别,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现在热门并且未来发展前景向好的行业,以及进入这些行业需要什么专业和能力,这些也影响着未来大学和职业的选择。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

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

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

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4、考生定位不准,院校“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

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