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良县政协建议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树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针对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校园大班额现象,宜良县政协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动科学合理解决“大班额”的问题。
日前,宜良县政协组织调研组针对有效“消肿”大班额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发现,大班额现象主要集中在城区学校。调研组分析认为,形成大班额的原因主要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增多、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托服中心大量出现等。
为此,调研组提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建立行政审批部门联动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学区房占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校的建设规定,增加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扩大城区中小学办学规模,加大学校新建力度和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扩大城区小学办学规模;调整优化农村学校布局,搞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扎实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在评定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减少农村小学生向城市流动,为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释放源头压力;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对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学校,任职教师和在校学生可享受同公办学校师生一样的待遇,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在政府引导下规范办学、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分担公办学校压力;合理确定招生计划,严格入学资格审核,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坚持“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严把转学关;在当前大班额状况暂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大班额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设施利用效率;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加大安全投入,严防意外事故发生,努力减少或消除“大班额”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城乡学校联动机制,通过结对帮扶、互派教师、统一管理、整体考核等措施,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互动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捆绑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张树文)
责任编辑: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