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悲伤叫无可奈何,我不喜欢私立学校,甚至是劝阻他人也不要上私立学校。然而,我却无可奈何地让自己的孩子悄悄上了私立学校。
为什么我不敢把我的孩子放到那所一般的公立学校去?
超级拥挤的学习环境
我孩子户籍所在区域对应哪所公办学校(我们这边执行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划片分区对应入学)过去是一所乡镇公办学校。面积小,教师少,学校建设的速度大大落后于城市化建设的大跃进。原设定招生规模2000人左右的中小学校,短短的两三年内硬生生被挤进3900多人。单班学生人数由原来每班定额45人,直接提升到每班59名学生。在学校登记的时候我曾经有幸见识过这样的超级班级,超级拥挤的教室,狭小的过道、第一排必须靠在讲台阶梯处,否则课桌无处安放。
拥挤不堪的教室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个达到将近60人水平的班级,很难想象老师如何才能正常工作,学生在这样嘈杂和拥挤的环境中如何学习?嘈杂的学习环境不仅来源于内部,还有来源于外部不可控的很多影响。由于这所公办学校经常会接待很多类型的社会考试(教师资格证、职业考试、成人考试等),学校的教室经常会被不定时地占用。学校户外环境更是让人堪忧,什么其他地区或单位的体育比赛、歌舞比赛、足球选拔赛等等都会不定期征用这个学校的场地举行(不知是不是因为公办学校场地学校自己没有足够管理权的原因,一学期差不多得有10场左右的活动)。本就不太宽敞的场地,就因为是公办,每次各种比赛都往这个学校塞。操场上吼声震天,教室里的孩子们能静心学习吗?
莫名其妙的活动拉到学校
生源水平全区最差
不需要我诋毁,凡是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学生家长自己心里绝对有数。但凡是家里有点钱、家长有点理想、孩子成绩不是太差的,请问有几个孩子在里面读?在学校门口张贴录取名单里面,我认识的孩子中,没有一个成绩好的在这样的学校就读。这所学校旁边就有几所私立收费学校,如果你要是注意观察学校家长接送孩子用的什么车,和这所公办学校家长一对比,我想不用多说大家也应该清楚。
校门口挤满接孩子的家长
旁边的那几所私立学校并不是给钱就能进,那是需要考试和面试的。我不敢说100%的优生都进了私立,可能90%应该不为过吧。大实话就是,这个公办对口学校的生源都是被私立抛弃剩下的,你觉得能有多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差生源的大染缸里,我不信那个家长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家成绩优秀的孩子一定不会被拖下水。
和私立学校无法相比的师资水平
看了私立学校的广告才知道这所乡镇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师资水平差异到底有多大。旁边私立80%以上老师研究生以上学历,10%以上是博士,一般的老师不是归国老师就是国内顶级师范大学毕业。公办这边的老师绝大部分还是本科水平,还有部分老教师只有专科水平,这能比吗?名师才更可能出高徒,这种水准的老师能培养出多高水平的孩子?不要太相信三流老师能教出一流学生,好马必须由伯乐的水准才相得出来,一个自己都没名校经历的老师有几成把握能教出名校的学生?
被踩在地上摩擦的升学率
私立动不动就是95%以上的普高升学率,80%以上的重高升学率。而这所就在小区对面的公办学校初升高升学率仅仅只有40%的普高升学率,能考进重高的每年就十来个人,不到私立学校的零头。其实,要说主要原因一定不是老师太差,过去几年都能保持在60%以上的普高升学率,自从学生人数一天天增加,升学率就一步步下滑。自从私立学校在旁边不断地掐尖招生,这所公办学校生源质量就一天天下滑。失去好生源的学校,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是家长钱多非要去私立学校送钱,确实是家长也没得选择啊。试想,如果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公办学校就读,几年之后出来会是什么样?因为我家小区就在学校对面,这所学校的孩子是个什么样,我可是观察得一清二楚。小学阶段还好点,初中阶段那些孩子简直就是渣,抽烟、喝酒、谈朋友、打架没一样不会,唯有读书不会。6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只能混职高,这些孩子可能大多数从此就沦为了这个社会的底层了。
作为家长,我能怎么办?
没有父母是不希望自己孩子有个美好前途的,尽管我们也不愿意花钱去上私立,但我能有什么办法?对口入学的学校就这么个样子,我难道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我也不喜欢私立学校,但是现实逼得我不得不让孩子上私立学校啊。所以,在去年,我义无反顾地送孩子上了私立,虽然心疼钱,但更害怕孩子没前途。
真的希望我们的公立学校能越办越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况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