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张小斐火了,爆火的角色却是“当妈”!
因此很多人问:“斐姐,你35岁了,会不会有女演员的 中年危机 ?”
张小斐却回答:“20岁有很好的一面,35岁也有很好的一面!”
近几年来,让很多年轻人都难以面对那个逐年增加的数字。
是啊,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跟自己赛跑 已经很累了,然而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目标绑在身上挥之不去,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而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不仅没有更近反而更远,谁能不焦虑呢?
特别是那些高龄还未生育的家庭来说,生孩子更是一个魔咒,一直萦绕在自己的头顶!
之前,中国新闻网有在微博上做的一个关于“最佳生育年龄”的投票:
这条微博有2500多万的阅读量,参与投票的人就有125万人,抛开人群分布的差异性,绝大多数人都认为22~28岁是“最佳生育年龄”。
这让很多人慌了,数着自己的“黄金时间”还剩下几年。
评论里不少年轻姑娘感慨时光飞逝,想要麻溜结婚生孩子,生怕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也有不少则是估摸着最佳生育年龄所剩无几,干脆就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当然,也有挺多人真着急的,准备了几个月,甚至几年还没能等到自己的“好孕”。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孕妇年龄分为3个阶段:
10-19岁:青少年妊娠
20-34岁:适龄妊娠
35岁:高龄妊娠( 42岁,绝对高龄; 50岁,极高龄)
很明显,20-34岁是适合生宝宝的年龄,而<19岁和 35岁的妊娠,都属于高危妊娠。
而高龄妊娠,母婴均面临巨大风险
1.增加胎儿遗传病和畸形的发生率
高龄妊娠会增加染色体异常、单基因疾病和表观遗传事件(如自闭症)的发生率,还会增加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如心脏畸形、尿道下裂、颅缝早闭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风险将会越大。
2.增加自然流产、早产、死胎的发生率
丹麦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30岁自发性流产的风险为12%,>35岁为25%,>45岁风险为90%。染色体异常胚胎(常染色体三联体)是高龄妇女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
3.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发现,与年轻女性相比,>35岁的女性母体疾病,如妊娠糖尿病、子痫、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剖宫产等风险增加。
除此之外,产妇年龄还是前置胎盘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橄榄树生命在此提醒每一位女性,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生育力,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很容易造成女性不孕,比如爱熬夜、饮食不规律、挑食、节食减肥、经常抽烟喝酒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从而导致月经紊乱,影响卵巢排卵。
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不但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更有助于怀上并生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哦。
2、避免肥胖
肥胖也容易导致女性不孕,因为肥胖的女性会出现卵巢增大、宫颈粘液多等问题,也容易患上内分泌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卵巢内有很多卵泡却无法排卵,进而导致女性无法顺利怀孕。这类患者如果通过促排类药物治疗后无法获孕,可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助孕。
3、适度调节心理压力
年龄大了以后,女性往往都会很着急怀上孩子,家庭或是亲戚朋友也可能会给一些压力,从而导致更难怀上。其实,备孕更需要放松心情。
对于需要借助试管技术助孕的女性,更要注重心态的调节,压力会降低成功妊娠的几率,保持心情愉悦和身体健康,孩子才更容易到来。
4、避免流产
研究表明,流产次数越多不孕的几率越大,因为流产可能会对子宫造成致命的打击,从而影响以后的生育,比如难以受孕,容易流产、早产等。所以,在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时,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
人生很长,我们可以允许自己30岁还在摸索人生的方向,也可以允许自己80岁还在挑战自我,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活着,不被年龄去捆绑、去左右,终将活得精彩。
而岁月无情,卵巢易老,生育能力一天一天在下降,若不能抓紧时间,可能会留下终生遗憾,所以有生育需要的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吧,尽量不要超过35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