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的负担太重了,没有时间玩儿不说,连睡都睡不够。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的“睡眠令”,要求小学生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9小时,高中8小时。可是,《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超80%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身高、视力、心理健康……全部受影响。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谁不想让孩子好好睡觉,还不是作业太多,根本做不完!
但是宏文学校上海浦东校区(简称:上海宏文学校)新来的初中部校长刘宗三却说,“轻负担、高质量”的学习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宏文学校是距离迪士尼最近的浦东川沙板块的第一所国际化学校,2018年开学时,它曾因汇聚教育行业内的多位知名校长而被称作国际化教育的“及时雨”。
3年过去,学校已拿到CIE剑桥课程和国际文凭组织(IBO)的授权,成为其全球成员校。从而为搭建K12国际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吸引了更多教育界顶尖人才加入。
△上海浦东民办宏文学校
看到刘校长的履历,估计家长们都会眼前一亮:他在建平、平和、复旦五浦汇这些响当当的体制内、双语名校工作过20多年,特别了解任校长著名的“轻负担、高质量”理念,曾经在平和担任负担最“重”的数学教研组长,在复旦附中举办的五浦汇实验学校担任科研室主任。看来,宏文的孩子们有福了!
刘宗三
宏文学校上海校区初中部副校长。南昌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数学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员,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从教36年,曾担任沪上知名双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知名民办初中中学部主任、科研室主任多年,带领学生在中考时成绩名列全区前茅。
在宏文采访当天,我们在刘校长的办公室里等了好一会儿,原来,他正在初中部听课呢。
面对我们的询问,他笑着表示自己是“天天听课、天天组织老师们刷题”——老师们刷的题量、难度必须是学生的好几倍,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说着,他把一叠叠出自老师们之手的数学试卷展示给我看,这实在“刷新”了我的认知。
我们当天的对话,就充满了这样“刷新认知”的时刻,宏文“轻负担、高质量”的理念,也有了清晰的轮廓。下面,我就把刘校长当天访谈的精华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
*为阅读方便,下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01 。
“高质量”的前提
是做好分层教学
现在的孩子负担重,无非就是想学得更多一些,但通过增加学习时间来做到高质量,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更加“高阶”的方式是建立一套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所有的学生都学一样的知识,那样是 “吃大锅饭”,也背离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该怎么办呢?我在初中部对此的解决方法是“大分层”和“小分层”。
“大分层”是指在把孩子放在同一班级的基础上,提供培优和帮困的额外课程。
对于优秀生,有“苏步青文理书院”,这是秉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文理要通融”教育思想的一个培优项目,这个项目与某些功利化的“理科班”、“数强版”有着本质的不同,希望培养一批文理兼备的优秀人才;
△宏文学生在孔子诞辰纪念活动中体验活字印刷
对于学习有短板的孩子,则有“啄木鸟计划”,也是在固定的时段,针对他们的薄弱点,由老师给他们查漏补缺。
比如我们一个7年级的学生Nate,在英语演讲方面有专长,就进了苏步青书院。他平时在自己班里上课,但每周二、周四的拓展课时间会去参加苏步青书院的拓展学习。包括暑假期间,书院还会组织孩子们去研学基地如中科院的研究所等进行探究研学活动。
△Nate在做英语演讲
“小分层”则是指在一个班级内部进行小组学习,老师会把孩子们分为“同质小组”和“异质小组”,前者针对性留作业、查缺补漏,后者发挥孩子们的互助精神,让学优生带领学困生,齐头并进。
有了“大分层”和“小分层”,就能把孩子们留在一个班级里,避免了简单分层的一些弊端,但又能让他们都得到适合自己学习进步的空间。
但这样的教学体系,难点在于对老师的要求跟之前比起来,高了很多很多,教案要分层、作业要精于分层设计……因此,老师就要挑起“重负担”,提高教学能力和因材施教水平。
△气模游泳馆是宏文校园里必须打卡的“景点”,当然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一年四季都能游泳
02 。
老师挑起“重负担”
孩子才能“轻负担”
早在教育部下“睡眠令”之前,宏文就已经关注到孩子们的睡眠时间了。今年2月初,我就主持出台了《作业统筹与协调制度》。
初中阶段,我们要求老师们每天把数学作业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而且各科的老师都要通过《作业统筹与协调制度》做好分工,防止各科老师扎堆布置作业的情况,让每个初一、初二的孩子都能在晚9:30,初三能在10:00睡觉。
目前,这个制度正由宏信教育集团的IT部门研制APP软件,便于老师们操作。
而要做到孩子的“轻负担”,靠的就是老师的“重负担”——每天“刷题”,还要以最规范和工整的方式把做题步骤列出来,这样才能精心设计和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家庭作业。
开学以来,我们每个教研组精选了一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奖课题,运用于日常教学,对老师们开展了“作业设计”、“如何说课”、“试卷分析的艺术”等系列讲座和培训.....目的就是提高教师高质量完成课程目标,确保“轻负担,高质量”落到实处。
△宏文9年级学生在拓展课程中改编自导自演的话剧电影《雷雨》
宏文老师备课也不轻松,每节课之前都要做“一图二表三单两个视频”,包括知识的思维导图、“小分层”中各小组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学情表……还有每道题的讲解视频都要录出来给学生,相当于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1对1的教学讲解。
宏文还有“一生一档”,为每个学生制订《学业发展规划手册》,每个孩子从入校起都有自己的“档案”,一方面这是培养兴趣特长的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平台,每个孩子有总体发展目标和各科发展的目标,他每次考试得分的总体情况,学习情况,都会放在这个平台上面,老师需要把孩子的情况及时更新进去。
如今,宏文的老师们都在辛苦耕耘,相信不久的将来,宏文学校里就能出现一批专家级的老师。高质量的前提是老师的高水平,老师的水平高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才会轻、才能学得更扎实。
△宏文是少数具有专门击剑教室的学校,图为孩子们在上课
我们贯彻国家教育改革的这一套方法还在推进中,但已经有一些看得见的效果,比如最近的家长调研结果显示,家长们对学校教学十分满意,其中数学满意度尤其高;再比如最近宏文参加了一次和其他几所水平相近的学校的联考,成绩也是最好的。
这些经验,不是口号,更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奋斗出来的。我在平和学校初中部任教数学期间,曾经连续两年坚持不给学生布置回家作业,结果家长告到学校,校长就问他们:孩子做作业了吗?他们发现是做了的。那么孩子作业批改了吗?当然批改了,而且是我当面批改的。
因此,孩子不是没有作业,而是效率高,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了。两年下来,当时这个班的成绩在浦东新区中考时名列前三名。
△宏文独具特色的“创造力工坊”,图为孩子们在上STEM课程
03 。
国际化教育
首先要把“教育”做好
现在,许多家长纠结于“双轨制该选哪边”,在我看来,这其实是误解了“教育”的本质。
宏文会坚定不移地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道路,这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是相适应的。但要先懂教育,然后才能做好国际化教育。
第一条就是要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孩子如果很小就以英语学习和国际课程为主,作为中文母语和中国文化学习就会削弱。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会出问题;
其次,这些孩子要用不占优势的第二语言,和国外同龄的学生同进度学习国际课程,便显得没有优势,这种选择造成的差距,对孩子的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和进步状态,不仅不利,而且也是不公平的。
△宏文10年级学生圣诞节演出了英语小品戏剧
学生要在国际课程里面学的好、在国外的大学里面也能学的好,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难道用中国的课程就不能培养学习能力吗?也是培养的呀。
不管国际化教育还是国家课程教育,好的教育都是相通的,像我们宏文的几位校长经常交流各自对教育的认识,很惊讶地发现,张洁校长这个“美国人”和我这个中国人的很多教育理念都是一致的。
我们上海市教委制定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基于两大理论,一个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另一个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我们谈到布鲁姆的时候,张洁校长就很兴奋,说他们在纽约的学校里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我们国家课程的理念都是很先进的,但现在由于一些功利化的追求,可能有些地方偏离了轨道,那首先就要从思想上纠正过来,我提出的“大分层+小分层”,就是纠正这种功利化思想的方法。
△宏文也是少见的开有皮划艇课程的学校
初中阶段,宏文会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在这个前提下强化英语教学,拓展双语教学。到了高中阶段,就开始根据学生情况为IBDP或者A Level学习做准备,到那个时候,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高了,也建立好了身份认同,学习国际课程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宏文背靠的远东宏信教育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千亿级的大公司,选择公益性办学,功利性就少。所以我到上海宏文学校来,就是看中了我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按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和管理教学。
△宏文的校园之美是家长圈里闻名的,走在校园里,也是“一步一景”
我未来的目标非常“土”,就是超越自我,超过我过去在平和做出的成绩。这点,相信我们任校长的想法也是一样的。两三年之内,按照“轻负担、高质量”的一整套办法来推进,我们的目标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如果你对学校想有更多了解
可以参加5月22日(周六)
和6月26日(周六)的转校生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