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婚俗改革后,男方是不是可以不给聘礼了?”“实行新风尚了,我找对象是不是更容易了?”……4月9日,民政部发布消息,全国15地列入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试验时间3年,哈尔滨市南岗区有幸入选,一时间婚俗改革成为热门话题。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岗区已有四项“措施”先行先试,成为婚俗改革的具体内容。
婚俗改革试验区都试验些啥?以后结婚登记会有新模式、新要求吗?12日,记者就婚俗改革试验分别采访了哈尔滨市南岗区民政局和省婚庆协会的相关负责人。
婚前为新人出30道问题 涉及婚礼形式、婆媳关系等话题
“虽然现在结婚手续简单了,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结婚可不是九块钱手续费那么简单,拿个户口本就去领证实在是太草率了。”据哈尔滨市南岗区民政局局长赵晓春介绍,这次民政部实施的婚俗改革太有必要了,根据改革要求,3年内试验区要围绕婚俗改革试点主题,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为全国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等。
赵晓春说,其实从2017年开始,针对当前婚姻家庭关系多元化的特点,南岗区就已经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婚前公益讲座、举行集体颁证仪式、进行离婚调解等三项创新服务,今年新增了婚前扫码答题新婚指导服务,而这些新措施都是此次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要进行的内容,我们已经先行先试。
所谓新试验的婚前扫码答题服务,是在网上为新人设置30道跟婚姻家庭生活有关的问题,让新人了解和填写。比如:你认为婚礼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你认为维系婚姻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您认为未来的婚姻将会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如何做好当父母的心理准备……这份答题不是为了寻找正确答案,而是要表达最真实的想法,让双方有更多的分享和了解,相当于“扫雷”功能。据了解,这份答卷会给年轻人提供一些帮助。对于平时生活中,两个人会忽略的问题,或有分歧的话题,心理指导师和志愿者会和他们一起坐下来,帮助双方敞开心扉,增进了解,更好地适应婚后生活。
民政部门不只发证 还教优生育儿知识
“这几年的试验效果还不错,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入其他的试验项目。”赵晓春讲,今后民政部门不能只管发结婚证,新婚夫妇也不能花9块钱就匆匆把人生大事办了。以后新婚夫妇结婚登记前,都要参加婚前优生优育培训班,学习优生知识、育儿知识。“做父母是要持证上岗的,但实际上,很多人对这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
在婚姻家庭辅导方面,为让结婚登记更具有“仪式感”,并不只是在“214”“520”“七夕”等好日子集体颁证,要让每对新人都有颁证仪式,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邀请新人父母、亲朋好友出席见证;在离婚上,辟建离婚调解室,邀请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参与调解,守住婚姻家庭最后一道防线。意在让新人感受婚姻的神圣,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不再轻易说出“离婚”两个字。
大额彩礼、大摆婚宴酒席等方面 建议出台约束性措施
对市民关心的结婚送彩礼、婚宴习俗等方面的改革,赵局长答复说,政府在这方面会出台相关的措施,进行大胆尝试,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婚俗不正之风。
针对南岗区入选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黑龙江省婚庆行业协会会长王光也很兴奋,他认为这是一次对市民进行婚姻教育的好机会。婚姻不仅是一门学问,更加是一门艺术,关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他建议在3年的试验期里,南岗区除了在传统婚俗上面进行创新,如增加新人颁证、宣读誓词环节,邀请亲属“观礼”颁证,进行婚前培训等,在市民反映强烈的如索要大额彩礼、大摆婚宴酒席等方面,政府部门要按村规民约出台一些约束性措施,行业协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也要发出节俭办婚事的倡议,共同推进新风尚,改革婚礼旧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