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市公司数知科技商誉暴雷60亿,引起市场轰动。上市公司暴雷往往都出现在传媒影视这种以并购驱动发展的公司。不过最近有一家拟上市公司贝尔生物,也存在商誉减值的压力,值得关注。
子公司一直亏损 商誉减值有压力
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及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呼吸道、优生优育、传染病等多个检测领域。公司本次计划发行2500万新股,募资金额约3.67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贝尔生物经营业绩的增长较为稳健。。2017-2019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53亿元、1.75亿元、2.2亿元,2018年和2019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3.95%、26.01%。对比同业上市公司,贝尔生物的业务收入规模相对较小,不过公司产品的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贝尔生物的商誉账面原值为6299.98万元,商誉减值准备为3989.13万元,商誉账面价值为2310.85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06%。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商誉是于2017年收购赛维生物控股权构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根据资料,赛维生物的主营业务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化学发光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收购前一年,赛维生物的营业收入为125.27万元,净利润亏损181.15万元。收购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赛维生物经营业绩不及预期,贝尔生物分别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056.12万元和933.02万元。
2019年,赛维生物净利润亏损617.43万元,贝尔生物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公司表示,随着产品推广及市场培育的日趋成熟,赛维生物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完成了2019年度的业绩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年贝尔生物的净利润仅为6214.27万元,如果继续计提商誉减值的话,很有可能影响公司的业绩指标,从而影响公司上市。所以公司到底是不是为了上市而没有进行商誉减值计提呢?
应收账款规模大 屡遭处罚
除了商誉之外,公司的应收账款也很令人担忧。2017-2019年,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395万元、1851万元、2939万元,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速32.74%、58.75%,显著高于同期收入增幅。
招股书显示,贝尔生物以经销模式为主,2017-2019年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0.94%、89.99%和91.75%。公司直销主要针对各级医院、妇幼保健站、卫生院、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报告期内收入约为主营业务收入的10%左右。
公司利用经销商进行“压货”来增加收入和利润,只要经销商愿意配合是很方便的。结果就是公司提前透支未来业绩,后续增长乏力。
如果贝尔生物为了上市,真的透支了未来的业绩,那这个恶果,恐怕要上市后的投资者来承受。
另外,贝尔生物也不是一直都是遵纪守法的“乖孩子”。招股书显示,2007年12月10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以贝尔有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的有关规定,对贝尔有限作出京国土(大兴)分局罚字[2007]第13号《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公司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予以没收,并对其非法占用的6431.04平方米(约合9.65亩)土地进行罚款,共计10.29万元。
2019年12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贝尔生物新增年产八千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线环境评价报告表建设项目未经审批,自2014年7月竣工,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办理环保验收手续,于201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对贝尔生物处罚款35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罚款5万元。
此外,贝尔生物子公司一诺康还因纳税问题被处罚。2017年7月14日,北京市大兴区地方税务局北臧村税务所出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一诺康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关纳税资料,对一诺康处罚款1000元。
贝尔生物多次因项目、税收等问题被处罚,说明公司在运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公司没有改变的话,那这种风险,恐怕就要所有投资者来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