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云南省开远市通过“1234”工作法有效破解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难点问题,持续建强村(社区)干部队伍,选优育强农村(社区)“领头雁”。 组织“一次联审”,常态审查严把干部“选任关”。开远市把资格审查作为干部人选的“前置条件”,着力解决作风不实的问题。建立联审机制,统筹纪委监委、公检法等相关部门成立任职资格审查小组,综合听取部门意见。对标有无政治问题、前科劣迹、“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和群众不良反映制定“负面清单”;对审查出不同问题的人员精准分类施策,做到时间清、事由清、事实清。今年以来,开远市对全市78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以及拟推荐担任“一肩挑”预备人选149人进行任职资格联审,共调整撤换审查出问题的村(社区)干部2名,主动辞职5名。 开展“两次研判”,优化结构保持队伍“生命力”。开远市坚持开展分析研判,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提供参考,着力解决结构不优的问题。以基层视角自“下”分析研判,整合乡镇(街道)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员等工作力量,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和“一肩挑”情况,开展初步分析研判。以市级层面从“上”分析研判,由市级领导带队,逐村开展全覆盖调研并进行二次分析研判,充分听取基层党组和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综合两次研判情况,专题研究村(社区)配置调整意见。通过分析研判,开远市计划调整村(社区)配置24个,实现“一肩挑”23个,2020年“一肩挑”比例将达50.9%。 实行“三个一批”,内推外派填补人选“空白带”。开远市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培养选任机制,多方面打造基层人才“洼地”,着力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村级推荐一批,以村(社区)为单位,每村(社区)至少确定5名优秀人才登记在册,建立优秀人才信息库;按照“村组推荐、乡镇挑选、集体研究、择优吸纳”的原则,每个行政村至少确定2-3后备干部。乡镇选任一批,对暂无合适人选的软弱涣散、经济薄弱等重点村,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兼任村党组织书记。市级选派一批,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年乡村振兴员和社区治理员。对符合条件的确定为回引对象,是党员的转入青年人才党支部,不是党员的培养发展。目前开远市入库优秀人才503名,储备干部217名,计划招聘乡村振兴员和社区治理员108名。 为加强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着力解决干劲不足的问题,开远市建立“四个机制”,提升能力育强“领头雁”。教育培训机制。该市持续开展集中轮训、送教下乡、“小班制”示范培训等教育培训方式,着力提升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导师帮带”机制,建立市级领导全覆盖挂钩联系行政村和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机制,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联系指导基层纡困解难。对回引对象,由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优秀村干部“一对一”结对联系帮带。激励保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回引对象,量身制定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回引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其政治思想和履职情况,表现优秀的可直接选拔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不胜任、不尽责的及时清理退出、调整补充。(张文恒、马雄发)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