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教育局:实施“145”底部攻坚工程 助力农

摘 要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的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甘州区教育局立足实际,攻坚克难,强化行政推力,推进实施“145”(完善一个机制,坚持四项倾斜、实施五大行动)精准攻坚、助力脱贫工程,狠抓任务落实,狠抓责任担当,补短板,强弱项,用奋进之笔,书写助力农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一体化机制“推进”。坚持一盘棋思想,围绕问题推动、瞄准需要助力,扎实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构建“1+1”“一体化”推进与整改机制,让“城区中小学校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担当,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担责”。16所城区中小学与16所农村中小学结成“1+1”发展联合体,牢牢瞄准问题,以需求导向,制订“一校一案”“一点一案”,通过远程课堂、远程一体教研,送培送教、组团援教、骨干支教等多种形式,进行“门对门”的帮助,团队进校,骨干进“点”,共享资源,抱团推进。坚持每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围绕需求,共同研究问题,共同谋划发展,开展送培、送教等帮扶活动达48场次,组织远程课堂观摩,联校远程教研32场次,城区中小学选派27名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教育等薄弱学科教师到对口农村最薄弱的教学点走教。据统计,截至目前,参与助教活动的城区骨干教师达到240人次,置换交流学习45人次,受训农村教师达到了全覆盖。

四方面倾斜“助力”。盯紧问题抓落实,紧盯任务促执行。一是编制向村校和教学点倾斜。建立“周转池制度”,农村中小学新增加编制12个,为100人以下教学点按班师比1:2标准配备了教师。全区有农村中小学专兼职音乐教师151人、体育教师193人、美术教师167人,农村中小学平均班师比为1:2.4、平均师生比为1:9.8。二是工资待遇向边远乡村倾斜,确定了“基础保底,划分区块,倾斜边远”发放办法,及时、足额发放乡村教师各种补助资金。目前,为1678名乡村教师平均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资金400元、发放乡镇工作补贴资金平均每人每月300元、发放交通补助资金每人每年600元。为确保教师留得住、教得好,为1471位班主任每人每月发放工作津贴300元,为176名农村双岗教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资金300元,为131名农村公办幼儿园聘任教师每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650元,为农村食堂大师傅每人每月补助1500元。三是职称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畅通“基层有效单独评审、省内有效评审、工作30年不受指标限制评审”三大职称晋升“通道”,提升教师的职业获得感。据统计,与2018年相比,截至2020年5月农村学校高级岗位增加326个,中级岗位增加101个,高级教师数量占农村教职工的30%,一级教师占69%。出台区内有效享受高级职称待遇政策,6名农村教师享受到区党委政府的政策红利,农村教师受惠率达60%。连续2年开展“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每年由区委区政府表彰一次,教师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四是教育投入优先向农村学校倾斜,实施督学挂牌督战,联系科室定期促进21所农村学校29个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实施,按时完成。9所学校供暖设备改造项目、7所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7所学校厕所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专项改造资金达4502万元。合理分配周转房,优先保证有困难教师住宿及生活问题,确保农村教师教有保障,住有所居,吃有餐厅,安居乐业。

五项行动“助推”。结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问题,实施“青苗”成长助力、“十百千”农村青年教师音体美艺术素养提升、“1+1”对口精准支教、“艺体心”联盟援教、名师助教农村骨干教师成长“五大”底部攻坚行动,确保教师成长“一个不少”。开展能力提升和素养提升两个项目线上培训,受训农村教师达3461人次;采取学员跟岗研修,导师远程点对点指导,教研坊组团下沉送教等方式,有67名农村青年教师(工作不满五年)到城区学校跟岗培训一周;瞄准薄弱点,在2019年28名教师支教的基础上,2020年5月份,城区学校选派27人到对口农村最薄弱的教学点精准支教;通过陇政钉平台,音体美学科研究会,利用每周半天,对563名农村音体美教师开展线上教材教法培训;按照“行政+学会+基地”培训模式,遵照教师自主选择,自愿报名、自愿学习的“三自”原则,建立课程提前公布和学员选课机制,增加实践性课程课时,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利用周六半天时间,在音体美薪火研训基地,开展音体美教师线下培训工作。音乐学会设置舞蹈、合唱、器乐演奏,葫芦丝等课程,体育学会设置太极、花样跳绳等项目,美术课程设置剪纸、掐丝、书法、国画等课程,推动农村教师向“一专多能”发展;发挥导师辐射效应,67名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健康蒲公英导师组成援教联盟,分16个组承办16个乡镇,下沉村小或教学点,开展每周一天的援教工作,承担巡视和指导所承包乡镇艺体中心工作,负责检查和指导艺体心等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工作,共听课130节,指导中心学校建立了合唱队、花样跳绳、书法、篮球、舞蹈等社团;16名心理健康教师以爱育爱,对贫困家庭学生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心理帮扶,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自信;以需求为导向,21个陇原名师、张掖名师、甘州名师在分别在所需的16个乡镇建立二级工作室,助力465名农村骨干教师成长。

督导检查“保障”。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整改工作纳入督导内容,紧紧围绕当前疫情防护、脱贫攻坚、提升质量三项重点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力度,反复地查,反复“过筛子”,反复“回头看”,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高效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对工作要求不重视、落实不到位、执行打折扣、推诿扯皮等行为,通报批评;对敷衍应付造成重大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实施支教、援教、对口帮扶工作教育局单独考核制度。对在支教、援教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先进个人,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中优先推荐;在对口帮扶涌现出的优秀团队给予导师所在学校考核中予以适当加分;在对口帮扶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在推进区级、市级评选先进集体推进中予以倾斜,确保教育系统脱贫攻坚工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确定工作联络员,通过“两微一平台”,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营造氛围,输入正能量,注入新动力,打造新亮点。

相关搜索
  • 教师工资
  • 教师是公务员吗
  • 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qyangluo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