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奕钦、叶晓田 单读
除特别标注外,
本文内容根据“青艸堂”
提供资料整理而成。
还记得去年儿童节风靡网络的《你好小朋友》摄影集吗?
发行首日便售罄,并掀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和一股又一股关于 1980 年代的怀旧热浪。
▲ 点击封面购买《你好小朋友》复刻版
它的创作者——日本摄影家秋山亮二,曾在 1981-1982 年间五次来中国各地拍摄孩子们,于 1983 年结集出版《你好小朋友》,但还有余下约 8000 张底片从未公开面世过。
一条视频《30年前中国小朋友海量旧照,怀念那些干干净净的脸庞》(20190316),秋山亮二先生聊了许多拍摄趣事。(视频©️一条视频)
去年,在和出版方青艸堂制作《你好小朋友》复刻版的过程中,秋山先生重新整理底片,萌生了精选余下照片出版一部新摄影集的想法。
现在,这批距今 38 年的彩色照片首度公开集结成《光景宛如昨》,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
▲ 点击封面购买《光景宛如昨》摄影集
2019 年儿童节期间,《你好小朋友》复刻版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办了签售及展览活动,各有超过 500 位读者参加、请秋山亮二签名留念的队伍大排长龙。在杭州站发布会中,秋山亮二和单向空间约定,今年儿童节期间将再度来杭州举行首发式。
2019 年 6 月 3 日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复刻版首发式现场,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光阴转瞬就到了一年之约,新书《光景宛如昨》如约出版,但因为 COVID-19,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剧烈变化,现在正呼吁着社交隔离,我们遂调整和秋山先生的约定,决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一场特别的首发式——
2020 年 6 月 1 日晚 18:00-20:00,我们将在上海邀请视觉文化研究与翻译者林叶和远在东京的秋山亮二连线,一起聊聊这本新书,一起乘着时光机,回到童年,回到让人动容的 1980 年代。
▲ 识别二维码,点击“我要预约”,预约直播。也可分享朋友圈,邀请更多的好友参与。
「Dear Old Days」,时隔多年再次整理尘封的照片时,77 岁的秋山亮二看着仿佛昨天还站在自己镜头前的中国孩子们的笑脸,忍不住发出了慨叹。他认为《光景宛如昨》与《你好小朋友》是互为阴阳的关系,《光景宛如昨》有着他在《你好小朋友》中未曾言尽的内容。
在儿童节见面之前,欢迎一起来看看《光景宛如昨》,这些 38 年后首度公开的照片,究竟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不一样。
1.
出版:延续与补充
——未曾言尽的内容
《光景宛如昨》的编后记中写道:
“如果说《你好小朋友》是秋山先生彼刻与中国的相遇,那么《光景宛如昨》是秋山先生此刻对那场相遇的追忆与思索。孩子们依然尽情玩耍打闹,以致胳膊或腿上留下了不小心擦伤的痕迹。中国父母爱护孩子的肢体语言洋溢在许多照片里,或也传递出第一代独生子女备受呵护的生长环境。学校引导孩子们步向未来,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知识,也学习如何与他者相处。”
所以在这些首度公开的照片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前一册中最动人的延续——
以独特视角选取的、极具图形设计感的构图,可以感受到温暖的氛围,一如既往展示了秋山亮二独有的世界观。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之前的、中国孩子天真无邪之姿,既让许多人产生了“追忆过往时光”的一面,另一面也可说因为秋山亮二对孩子的独特视角而诞生出了这些几乎可称之为治愈奇迹的瞬间,超越了时代而抓住了读者们的心。
但也如秋山先生所言:
“我开始感到在前一册中有自己没能言尽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摄影师的我,视角也发生了改变,我也在自己的作品中重新看到了一些东西。”
这一册影集所选照片涉及的地域范围更广,不仅能看到更丰富的景观,也能更明显地感受到差异。
1980 年代初期,地域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差异仍不可忽视,城市化的整洁道路和文明气氛已经开启,但很多孩子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日常活动,都在提醒我们: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位置都更边缘落后。
但尽管出身背景和生活环境各异,他们都拥有同一个乐园——学校。
在 1982 这一年的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文盲半文盲占到 23.6 %,1970 年代末,我国教育经费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5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推进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但其实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就意味着开始尊重知识和人才了,八十年代的上学代表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与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学校图景中,不仅可以看到各地少年儿童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也能看到他们和同学日常相处、结伴运动嬉戏、响应集体主义、迎接时代召唤的活泼身影。
同样在 1982 这一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因而,可以说被定格在照片中的少年儿童很大一部分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独生子女。虽然真正把这个年代写进历史的是他们的父辈——那些在 1980 年代与一个劫后新生的国家共同度过青春期的一代人。
这一代人开始有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可以选择、可以追求的日常生活。他们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带着孩子出现在大街小巷,自由地融入公共场所。儿时光景与时代光景交相辉映,再现了不可复制的八十年代社会图景。
从他们的肢体和神态中,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备受呵护。或许正因为是独生子女,他们备受父母和祖父母们宠爱。
在这些丰富的日常生活里,也能窥见正在萌芽的属于八十年代的生活美学和消费主义。是市民身上清纯的衬衣,是街边深受欢迎的汽水,也是橱窗里漂亮的小洋装。
而让人产生时代感的背景、物品——老式自行车、洋铁皮的热水瓶和铅笔盒、露天的租书摊、幼儿园的攀爬梯、中山装、竹编的购物篮、漆着绿墙的教室和理发店、格子路和水泥地——它们无一不唤起了让人怀旧的心情。
1980 年代初标志着一代人甚至是这个国家的一次出发,在生动鲜活的儿时光景和时代光景交相辉映中,我们更能强烈感受到「每个人都期待着明天」的时代气氛。
如今,我们置身的时代变化得更快,物质主义胜利后,彻夜的狂欢结束后,人们迎来的不是天堂般的喜悦,而是逐渐丧失了那股「只争朝夕」的劲儿。
有人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面对儿时单纯可爱的脸庞身影,是否还能想起纯真时光里最初的愿望与幸福?在 1980 年代初的社会生活图景里,是否还能记得我们关于未来共同的想象与追求?
愿《光景宛如昨》能让我们在巨变的时代里重温一生中最单纯幸福的时光,也铭记曾经是为了什么样的梦想而出发,更勇敢地经营日常、面对未来。
▲ 点击封面购买《光景宛如昨》摄影集
2.
制作:专业与丰富
——一次真诚的回馈
与《你好小朋友》复刻版一样,第二部仍保持着制作上的高水准。
这次负责印刷的还是去年的机长,已经驾轻就熟。装帧也采用与第一部一样的软布面装帧,手触柔软。此外,护封亦采用柔软兼有纹理的艺术纸。
2020 年 4 月 28 日~29 日,上海雅昌。《光景宛如昨》摄影集正在印刷中。其实在机台上才是真正最后、最细微的调校,工作人员一刻都不能马虎,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2020 年 5 月 20 日~21 日,上海雅昌。《光景宛如昨》摄影集过渡到装帧阶段。本次装帧对应回忆主题,布面颜色参考了 80 年代中国人服装里最典型的颜色:军绿色(第一部为军绿色)和深蓝色,真是“好一对姊妹”。装帧布面与第一部一样全部依赖手工包角,且要求 0.5 mm的误差也不可有。烫金的颜色选择了银色,工艺涉及三处:封面、书脊、封底。
《光景宛如昨》成品实拍图。
同时,青艸堂还为大家准备了 2 份随书附赠的礼物。
第一份礼物是颇具 80 年代怀旧气息的冰箱贴。
冰箱贴的画面取自《你好小朋友》中的一张照片的背景:上海少年宫的图书馆墙上,一幅典型的 80 年代宣传画,画上的少年正在读《十万个为什么》。在这个「需要隔离」的 2020 年,借此鼓励,让我们「静」下来阅读和思考。
第二份礼物是《光景宛如昨》特别版明信片。
此版明信片为出版方青艸堂特为单向空间读者定制。正面选用《光景宛如昨》中一张读者呼声很高的备选封面照:阳光正好的夏日午后,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和哥哥一起在剧院门口卖饮料,身后绿墙上的树影仿佛在晃动,流露着惬意温馨的生活气息,而将要出框的右边墙角的粉刷字透露出更为丰富的历史信息;背面为秋山亮二手书题词印刷,下方印有青艸堂和单向空间联名logo,极具纪念意义。
* * *
在本摄影集发行的 2020 年 6 月,受 COVID-19 疫情影响,很多原定计划被迫取消。摄影集制作期间,秋山亮二先生获知 2020 年初夏的中国之旅无法成行,便写了以下字句,赠给正看完照片的你。
因为种种原因,
相隔两地,无法相见,
但幸好有照片在!
许久以前曾遇到过的你,
此刻就在我的眼前。
遇见你,真好啊!
秋山亮二
秋山亮二给中国读者的赠言,收录于《光景宛如昨》中。
在呼吁社交隔离的日子里,许多人切身感受到,可以触碰到他人的温暖,对人类的生存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期望,从秋山亮二照片中酝酿而出的体温般的温柔与安稳,能再度治愈大家的内心。我们也期待,在 6 月 1 日晚 18:00-20:00 的线上首发式中,得到大家热烈的反馈。
▲ 点击封面购买《光景宛如昨》摄影集
▲ 点击封面购买《你好小朋友》复刻版
▲ 识别二维码,点击“我要预约”,预约直播。也可分享朋友圈,邀请更多的好友参与。
参与方式:进入腾讯新闻 App
搜索关注“单向街书店”
或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同时可扫码进入单向 LIVE x 腾讯新闻活动社群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与福利
(如群满可加微信“yexiaotianweixin”,拉你入群)
原标题:《这些 40 年前干干净净的脸庞,竟然都是你的回忆!》
阅读原文
除特别标注外,
本文内容根据“青艸堂”
提供资料整理而成。
还记得去年儿童节风靡网络的《你好小朋友》摄影集吗?
发行首日便售罄,并掀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和一股又一股关于 1980 年代的怀旧热浪。
▲ 点击封面购买《你好小朋友》复刻版
它的创作者——日本摄影家秋山亮二,曾在 1981-1982 年间五次来中国各地拍摄孩子们,于 1983 年结集出版《你好小朋友》,但还有余下约 8000 张底片从未公开面世过。
一条视频《30年前中国小朋友海量旧照,怀念那些干干净净的脸庞》(20190316),秋山亮二先生聊了许多拍摄趣事。(视频©️一条视频)
去年,在和出版方青艸堂制作《你好小朋友》复刻版的过程中,秋山先生重新整理底片,萌生了精选余下照片出版一部新摄影集的想法。
现在,这批距今 38 年的彩色照片首度公开集结成《光景宛如昨》,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
▲ 点击封面购买《光景宛如昨》摄影集
2019 年儿童节期间,《你好小朋友》复刻版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办了签售及展览活动,各有超过 500 位读者参加、请秋山亮二签名留念的队伍大排长龙。在杭州站发布会中,秋山亮二和单向空间约定,今年儿童节期间将再度来杭州举行首发式。
2019 年 6 月 3 日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复刻版首发式现场,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光阴转瞬就到了一年之约,新书《光景宛如昨》如约出版,但因为 COVID-19,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剧烈变化,现在正呼吁着社交隔离,我们遂调整和秋山先生的约定,决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一场特别的首发式——
2020 年 6 月 1 日晚 18:00-20:00,我们将在上海邀请视觉文化研究与翻译者林叶和远在东京的秋山亮二连线,一起聊聊这本新书,一起乘着时光机,回到童年,回到让人动容的 1980 年代。
▲ 识别二维码,点击“我要预约”,预约直播。也可分享朋友圈,邀请更多的好友参与。
「Dear Old Days」,时隔多年再次整理尘封的照片时,77 岁的秋山亮二看着仿佛昨天还站在自己镜头前的中国孩子们的笑脸,忍不住发出了慨叹。他认为《光景宛如昨》与《你好小朋友》是互为阴阳的关系,《光景宛如昨》有着他在《你好小朋友》中未曾言尽的内容。
在儿童节见面之前,欢迎一起来看看《光景宛如昨》,这些 38 年后首度公开的照片,究竟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不一样。
1.
出版:延续与补充
——未曾言尽的内容
《光景宛如昨》的编后记中写道:
“如果说《你好小朋友》是秋山先生彼刻与中国的相遇,那么《光景宛如昨》是秋山先生此刻对那场相遇的追忆与思索。孩子们依然尽情玩耍打闹,以致胳膊或腿上留下了不小心擦伤的痕迹。中国父母爱护孩子的肢体语言洋溢在许多照片里,或也传递出第一代独生子女备受呵护的生长环境。学校引导孩子们步向未来,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知识,也学习如何与他者相处。”
所以在这些首度公开的照片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前一册中最动人的延续——
以独特视角选取的、极具图形设计感的构图,可以感受到温暖的氛围,一如既往展示了秋山亮二独有的世界观。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之前的、中国孩子天真无邪之姿,既让许多人产生了“追忆过往时光”的一面,另一面也可说因为秋山亮二对孩子的独特视角而诞生出了这些几乎可称之为治愈奇迹的瞬间,超越了时代而抓住了读者们的心。
但也如秋山先生所言:
“我开始感到在前一册中有自己没能言尽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摄影师的我,视角也发生了改变,我也在自己的作品中重新看到了一些东西。”
这一册影集所选照片涉及的地域范围更广,不仅能看到更丰富的景观,也能更明显地感受到差异。
1980 年代初期,地域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差异仍不可忽视,城市化的整洁道路和文明气氛已经开启,但很多孩子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日常活动,都在提醒我们: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位置都更边缘落后。
但尽管出身背景和生活环境各异,他们都拥有同一个乐园——学校。
在 1982 这一年的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文盲半文盲占到 23.6 %,1970 年代末,我国教育经费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5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推进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但其实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就意味着开始尊重知识和人才了,八十年代的上学代表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与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学校图景中,不仅可以看到各地少年儿童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也能看到他们和同学日常相处、结伴运动嬉戏、响应集体主义、迎接时代召唤的活泼身影。
同样在 1982 这一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因而,可以说被定格在照片中的少年儿童很大一部分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独生子女。虽然真正把这个年代写进历史的是他们的父辈——那些在 1980 年代与一个劫后新生的国家共同度过青春期的一代人。
这一代人开始有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可以选择、可以追求的日常生活。他们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带着孩子出现在大街小巷,自由地融入公共场所。儿时光景与时代光景交相辉映,再现了不可复制的八十年代社会图景。
从他们的肢体和神态中,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备受呵护。或许正因为是独生子女,他们备受父母和祖父母们宠爱。
在这些丰富的日常生活里,也能窥见正在萌芽的属于八十年代的生活美学和消费主义。是市民身上清纯的衬衣,是街边深受欢迎的汽水,也是橱窗里漂亮的小洋装。
而让人产生时代感的背景、物品——老式自行车、洋铁皮的热水瓶和铅笔盒、露天的租书摊、幼儿园的攀爬梯、中山装、竹编的购物篮、漆着绿墙的教室和理发店、格子路和水泥地——它们无一不唤起了让人怀旧的心情。
1980 年代初标志着一代人甚至是这个国家的一次出发,在生动鲜活的儿时光景和时代光景交相辉映中,我们更能强烈感受到「每个人都期待着明天」的时代气氛。
如今,我们置身的时代变化得更快,物质主义胜利后,彻夜的狂欢结束后,人们迎来的不是天堂般的喜悦,而是逐渐丧失了那股「只争朝夕」的劲儿。
有人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面对儿时单纯可爱的脸庞身影,是否还能想起纯真时光里最初的愿望与幸福?在 1980 年代初的社会生活图景里,是否还能记得我们关于未来共同的想象与追求?
愿《光景宛如昨》能让我们在巨变的时代里重温一生中最单纯幸福的时光,也铭记曾经是为了什么样的梦想而出发,更勇敢地经营日常、面对未来。
▲ 点击封面购买《光景宛如昨》摄影集
2.
制作:专业与丰富
——一次真诚的回馈
与《你好小朋友》复刻版一样,第二部仍保持着制作上的高水准。
这次负责印刷的还是去年的机长,已经驾轻就熟。装帧也采用与第一部一样的软布面装帧,手触柔软。此外,护封亦采用柔软兼有纹理的艺术纸。
2020 年 4 月 28 日~29 日,上海雅昌。《光景宛如昨》摄影集正在印刷中。其实在机台上才是真正最后、最细微的调校,工作人员一刻都不能马虎,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2020 年 5 月 20 日~21 日,上海雅昌。《光景宛如昨》摄影集过渡到装帧阶段。本次装帧对应回忆主题,布面颜色参考了 80 年代中国人服装里最典型的颜色:军绿色(第一部为军绿色)和深蓝色,真是“好一对姊妹”。装帧布面与第一部一样全部依赖手工包角,且要求 0.5 mm的误差也不可有。烫金的颜色选择了银色,工艺涉及三处:封面、书脊、封底。
《光景宛如昨》成品实拍图。
同时,青艸堂还为大家准备了 2 份随书附赠的礼物。
第一份礼物是颇具 80 年代怀旧气息的冰箱贴。
冰箱贴的画面取自《你好小朋友》中的一张照片的背景:上海少年宫的图书馆墙上,一幅典型的 80 年代宣传画,画上的少年正在读《十万个为什么》。在这个「需要隔离」的 2020 年,借此鼓励,让我们「静」下来阅读和思考。
第二份礼物是《光景宛如昨》特别版明信片。
此版明信片为出版方青艸堂特为单向空间读者定制。正面选用《光景宛如昨》中一张读者呼声很高的备选封面照:阳光正好的夏日午后,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和哥哥一起在剧院门口卖饮料,身后绿墙上的树影仿佛在晃动,流露着惬意温馨的生活气息,而将要出框的右边墙角的粉刷字透露出更为丰富的历史信息;背面为秋山亮二手书题词印刷,下方印有青艸堂和单向空间联名logo,极具纪念意义。
* * *
在本摄影集发行的 2020 年 6 月,受 COVID-19 疫情影响,很多原定计划被迫取消。摄影集制作期间,秋山亮二先生获知 2020 年初夏的中国之旅无法成行,便写了以下字句,赠给正看完照片的你。
因为种种原因,
相隔两地,无法相见,
但幸好有照片在!
许久以前曾遇到过的你,
此刻就在我的眼前。
遇见你,真好啊!
秋山亮二
秋山亮二给中国读者的赠言,收录于《光景宛如昨》中。
在呼吁社交隔离的日子里,许多人切身感受到,可以触碰到他人的温暖,对人类的生存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期望,从秋山亮二照片中酝酿而出的体温般的温柔与安稳,能再度治愈大家的内心。我们也期待,在 6 月 1 日晚 18:00-20:00 的线上首发式中,得到大家热烈的反馈。
▲ 点击封面购买《光景宛如昨》摄影集
▲ 点击封面购买《你好小朋友》复刻版
▲ 识别二维码,点击“我要预约”,预约直播。也可分享朋友圈,邀请更多的好友参与。
参与方式:进入腾讯新闻 App
搜索关注“单向街书店”
或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同时可扫码进入单向 LIVE x 腾讯新闻活动社群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与福利
(如群满可加微信“yexiaotianweixin”,拉你入群)
原标题:《这些 40 年前干干净净的脸庞,竟然都是你的回忆!》
阅读原文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