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教育陈昊:9月复课,明年暑假恢复元气

摘 要

  近日,优胜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蓝象顾问陈昊,分享了《「疫情后」的「新教育」》。 他认为,线下机构要到9月份才能完全恢复复课,机构可以选择线上授课、上门辅导、布点拆分

近日,优胜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蓝象顾问陈昊,分享了《「疫情后」的「新教育」》。

他认为,线下机构要到9月份才能完全恢复复课,机构可以选择线上授课、上门辅导、布点拆分等开课策略和自救方式。疫情过后,家长的时间和收入都将缩减,将更倾向与选择线上+线下组合的补习方式。

以下为陈昊核心观点。

优胜教育 陈昊 | 分享

教培参考 郭之祯 | 整理

Part 1

2020年疫情爆发

教培行业一片凄惨

我从1999年开始做教育培训,这20年间几乎经历了教培行业的每一个转折点。

2004年,k12教培行业兴起,教培行业开始专业化。之前,老师经常办课外班,大学生也经常到家做辅导。这一年,政策禁止老师在学校补课。于是大家开始租写字楼和场地办辅导班,校外教培机构兴起,k12行业正式商业化。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教培企业也开始缩减成本和开支。

2011年,资本开始频繁关注教育教培行业。在资本的推动下,教培行业各细分赛道的培训机构逐渐出现,并快速形成自己的品牌。这一年,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排到了家庭预算第一的位置。

2014年,线上教育企业规模性地发展起来。但因为线上企业的获客、布局和数据都非常分散,所以并未对线下机构造成很大的冲击。比如,线上的英语教育主要是解决口语问题,跟线下英语教育的关系更像是一种补充。

2020年,新冠疫情全国爆发,教培行业一片凄惨。随着疫情被逐渐控制,现在越来越多的省份明确开学时间,一些城市也相继传来允许线下教培机构开课的消息 ,教培行业终于迎来复课的曙光。

Part 2

线下机构要到9月份才能逐步恢复

随着公立学校开学,同行开始预测5月份线下教培机构就可以完全复课。但我判断,要等到9月份以后,才有可能逐步恢复,完全消除疫情影响预计要到1年半左右,大约在明年的暑期。

主要有三个原因:

1)存在安全风险。公立学校有专业的保安和保洁,有足够的场地和资源,为了保证隔离和安全,他们甚至可以一个班只安排4个孩子在一起上课。但教培机构没有这么强的掌控力。一个大型机构一天有一千多人次上课,背后就隐藏着一千多个家庭交叉感染的风险。

2)教学效果不容易把控。为了保持疫情的胜利果实,大家在疫情刚恢复的这段时间,还要注意安全防护。对面对面近距离接触也不太适应,周边同学咳嗽等行为都会对学生影响。我们设想一下恢复线下授课后的教学。上课时,老师和学生都戴着口罩,面无表情地上课沟通。对于教学互动性来讲一定会受一些影响。

3)学生数量少。疫苗研发并推广之前,家长们不可能彻底消除恐惧心理。提前线下复课,学生数量肯定不多。

在安全问题、教学效果、学生数量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线下完全开课不仅不能增加营收,反而会增加机构的运营成本,甚至蕴含更大的风险。

建议机构退掉场地节省成本,做好直到9月份甚至更久才能逐步恢复线下授课的准备。在此之前,安心地依靠线上进行消课。

Part 3

机构开课策略:

线上授课、上门辅导、布点拆分

在保证学生安全前提下,教培机构该怎样复课?我建议教培机构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线上授课。我们调查了上千家教育机构发现,全国居然竟然没有一个教育机构教学生怎么更好地线上学习。匆促转移线上,学生无法适应,导致很多家长也觉得孩子在线学习效率很低。

机构还要考察线上老师的教学资格,比如观察老师怎么训练学生?能否抓住学生注意力?是否可以与学生很好地互动?与线下相比,线上老师很难从学生眼神中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问来解决交互的问题。此外,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每个授课老师直播时的板书、声音、画面。如果可以,孩子上网课时,也可以请家长在旁边进行陪伴。

2)上门辅导。老师和家长因为安全问题,都不想到线下机构上课。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上门辅导,偶尔生病也可以调到线上授课。

3)布点拆分。可以将原来五、六百平米的教学点,拆分成多个距离学生家更近的小教学点。然后在保证孩子舒服、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简单装修即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群交叉聚集,也可以降低机构的房租和装修成本。大班型的课外辅导机构由于教学模式导致的人员聚集性强,所以改造难度也会相对大很多。

Part 4

家长消费选择:

时间收入缩减,将倾向线上+线下

首先,疫情结束后,为了弥补在疫情期间的经济损失,家长们可能在一两年内都会更加忙于工作。因此,他们的时间将没有以前那么充足。

而且,疫情期间家长们的收入都有减少,车贷、房贷、生活费都会排到家长对培训班的消费意愿之前。通过对全国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家长们现在的消费力和消费预期都在下降,甚至会降到以前的60%。

同时,在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实现了全国性的科普,家长们也充分了解了在线的高效率和个性化。所有刚需类的教育产品都被转移到线上后,消费者也会迅速训练出对未来教育产品的判断力。

所以,我认为当疫情彻底结束后,消费者对教育方式的选择会发生重大改变。未来消费者肯定会选择「线上+线下」产品搭配组合的学习方式。

比如,周中家长不方便接送孩子上培训班,又担心孩子的功课答疑问题,就可能使用答题工具,或者向线上老师进行学习提问。周末的时候,家长会再带孩子到线下机构去强化学习,或者找老师到家里上课。

如果线上和线下机构意识不到这一点,肯定会失去市场先机。

Part 5

必须让利给家长

降低房租等成本

我们还可以发现,疫情期间拼多多反而实现了大幅增长。所以,现在不是卖奢侈品的时候。疫情期间和疫情之后,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是质量更高但价格更低。

教育产品从广义上来讲一直都是个奢侈品。单英语培训分很多层级,有外教服务的代表一个消费阶层。K12课外辅导也分层级,1对1、1对2、1对3等个性化的教学形式,更是教育行业比较贵的产品。

而且,我国对教育机构办学资质的要求很高,比如要求机构办学的空间面积、消防措施等等。这使得教育机构的房租成本非常高,这些成本必然还会转移到家长身上。

未来教育机构如果想让家长持续消费,就必须让利给家长,否则肯定会出现市场流失。

教学质量不能下降,成本又必须降低,怎么办?

首先,我们可以砍掉多余的费用成本,保证老师收入。我们看到行业中有些线上机构,光广告成本就占到了60%,还有些其他线下的其他机构的房租、装修、广告成本也高达30%占比,管理运营成本再占20%,剩下的50%是老师工资。老师是保证课程质量的主要力量,所以特殊时期一定要砍掉多余的费用成本,保证老师收入。

其次,我们还可以缩短付费周期和缩小课时包。机构每次让家长续费时都要接受一次质检,如果让家长续费的频率增加,机构接受质检的频率也会变高,这样会倒逼着我们提高教学质量。

我判断,在家长这种高质量、低价格的需求倒逼下,将来大陆培训行业可能会变成三种模式:1)像香港一样实行按月收费;2)像日本一样减少1对1,普及1对2、1对3形式;3)像台湾一样在共享空间教学,降低房屋成本。

Part 6

疫情后竞争更加激烈

造成更多问题和矛盾

疫情结束后,教培行业会呈现出特殊的竞争状态。

线上机构占领了大量用户,形成了流量池,为了实现强转化,这些机构的价格战将会更加激烈。线下机构因为疫情停摆了很久,复课后也一定会大力抢占生源,推销课程。当然,主要竞争还是存在于线上与线上、线下与线下之间。

可以看见和预测的是,随着市场萎缩和单底下降,教培机构为了竞争和自救,正在造成更多问题和矛盾。目前我们看到行业内有些其他机构就有如下问题:

1)老师讲课粗糙,比如2个小时就讲完了以前4个小时的课程;

2)不良消课现象,比如强制并班,将不同1对1或小班课的学生集中上课;

3)直接跟家长说今年上不了课,将课程转到明年;

4)交付不了目前的课程,还在疯狂招揽暑假学生。

呼吁行业抱团取暖,良性竞争,坚持质量和口碑,创新营销和交付。

疫情的爆发不仅迫使教培机构不断调整优化,寻求自救,同时也加速了大家OMO线上化转型。未来,机构的营销获客会更多依靠线上裂变,机构对人员组织、课程质量、学生安全的监管也将主要依靠线上平台。

不进行场地改造,不调整人员管理结构,不减少中间环节成本,不改进营销方法的机构将在未来逐步失去竞争力。

蓝象资本|资本共建教育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