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域和轩逸,谁是新生代家轿的自我进化的代表

摘 要

  虽然现在很多消费者都把SUV列为备选清单的第一位。但知行君向网友推荐车型的时候,其实更建议大家优先考虑轿车,尤其以日系、德系品牌为首,价格大概在10万元左右的合资三厢轿

虽然现在很多消费者都把SUV列为备选清单的第一位。但知行君向网友推荐车型的时候,其实更建议大家优先考虑轿车,尤其以日系、德系品牌为首,价格大概在10万元左右的合资三厢轿车。

究其原因,无外乎从乘坐品质、空间体验、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以及迭代升级后,合资新生代家轿变得更加懂中国消费者的实际用车需求,而享域和轩逸正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由于两款车型均在去年上市,而且价格上也有比较高的重合度,因此也成为了很多朋友比较的对象。那究竟它俩谁更有资格成为新生代家轿的代表作呢?

空间较量:细节上享域更周到些

家轿之所以被称之为家轿,知行君觉得其核心正好是那个“家”字。虽然车子买回来多以上下班代步为主,但大家在入手之前往往会把后排空间视为考虑和比较的重要指标之一,希望全家出行的时候能让一家大小都坐得舒舒服服。

▲享域后排空间

而从享域和轩逸的实际空间表现来看,两车显然都深谙这个道理,不过知行君在享域的后排座椅上更容易找到堪比B级车的空间体验。一方面这得归功于享域那4756 mm的车长、2730mm的轴距为其乘坐空间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则是本田MM空间设计理念的优化之下,让享域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轩逸后排空间

因此轩逸坐起来虽然也维持了日产在座椅舒适度上的优势,坐垫的填充物挺软乎的。但后排地台有凸起,而且头部空间也受到车顶线条下压的影响,压抑感会稍微明显一些。

▲享域后排地台接近全平

反观享域不仅座椅填充物采用了柔软高弹力的材料,对身体的承托和包裹性完全可比拟家里的大沙发。而且近乎全平的后排地台设计也方便乘客的上下车,同时也照顾到后排中间乘客的舒适性。

▲中央扶手一体式多功能桌板

而在享域的顶配车型上,我们还能找到后排中央扶手一体式多功能桌板。当打开桌板后,享域的后排便成为了类似豪华轿车般的双独立座椅,乘客在享受肘部的承托之余,像水杯、iPad、手机等随身杂物都能放置在小桌板上。如果还嫌不够的话,隐藏在中央扶手后的储物空间也为乘客提供更丰富的储物余地。

▲享域的后排座椅设有双USB接口

此外,知行君更欣赏享域在一些细节位置的考虑周到,譬如为后排乘客配备了双USB充电接口和后排出风口。而轩逸虽然配备了后排出风口,但USB接口仅限于前排乘客,用起来就不如享域那么方便了。

配置较量:亲民的价钱买来更高级的待遇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朋友买车时总爱把性价比挂在嘴边。但知行君留意到,以前人们宁愿舍弃某些功能配置,退而求其次考虑低配车型。可如今的消费者则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更倾向多花一点钱,让自己和家人获得高价值和更有品质感的享受。

由此可见,我们既要看配置,也要看配置的价值含量。以轩逸顶配车型(奢享版:14.30万元)和享域顶配车型(耀享版:13.68万元)为例,虽然前者多出了前倒车雷达、主动进气格栅、远程启动、主驾位电动调节、双区自动空调这些配置,但多花了6200元却未必能给用车体验换来质的升级。

而享域固然缺少了主驾电动座椅和前倒车雷达,在某些时候会让便利性打了折扣。但在至关重要的主动安全方面,其搭载了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集成包括LSF低速跟随功能的ACC主动巡航控制、CMBS碰撞缓解制动、FCW预碰撞警示、LKAS车道保持辅助等7大功能,帮助驾驶者提前预判道路上的危险情况,把追尾等意外事故的风险降至最低。

其中ACC主动巡航控制系统可在0-180km/h以巡航速度行驶,并且能实现跟车至停止状态,并点亮制动灯,可谓市区拥堵路况下减轻驾驶者疲劳的神器。而轩逸的顶配车型也仅仅配备了普通定速巡航,不具备自动控制车距和低速跟车的能力。

不仅如此,享域还配备了带Auto Hold功能的电子驻车,免除频繁操作驻车系统的麻烦,而且LWC盲点显示系统也能直观地显示盲区车辆的状态。

▲轩逸的次顶配仅保留主动刹车系统

假如我们选取轩逸的次顶配(智享版:13.39万元)作为比较的话,那跟享域的差距就更明显了。因为前者把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后倒车雷达、自动空调、主驾电动调节都给舍去了。尽管价格上较享域便宜一些,但用车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可见在整体的综合价值上,享域的表现显然更到位些。

动力较量:既要省油,也要动力足

考虑到当下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外加油费往往成为用车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包括德、美、日、韩系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车都把自家最新的发动机技术倾注到旗下的产品上。尤其日系车向来更以省油的口碑著称,这点在享域和轩逸身上同样有所体现。

其中享域搭载1.0L涡轮增压发动机+CVT变速箱,而轩逸则为1.6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尽管动力系统并不一样,但两车均交出最低4.9L/100km的工信部油耗,比起某些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竞品也毫不逊色。换言之,在动力效能方面享域和轩逸可谓平分秋色。

可是参数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实际的行驶表现。轩逸的1.6L发动机的峰值功率略高于享域,只是发动机转速得攀升至6300rpm才能爆发出来。而在市区道路上,我们常用的发动机转速基本徘徊在1500-3000rpm的区间,此时的轩逸轻快有余,但爆发感不足。

而在VTEC、涡轮增压技术的加持下,享域的1.0T反而在同样的路况下把低转速高扭矩输出的优势给彻底发挥出来,加上CVT变速箱搭载的了G-Design Shift”技术,实现了随传随到的响应速度,实际开起来比起轩逸更加得心应手和富有驾驶乐趣。此外,享域还比轩逸多出了“Eco”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知行有话说

由于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无形中也对产品的应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换代后的轩逸选择在其擅长的领域继续深挖,实力不容小觑。但相对而言,享域不仅出色地做好家轿的本分,还能扮演多面手的角色,充分发挥面面俱到的能力,况且亲民的定价和极高的性价比也让它有资格成为我们考虑合资紧凑型家轿时的首选。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