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篇名为《为什么南方农民“不看新闻联播”》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刷屏。它节选自《陌生的熟人:理解21世纪乡土中国》一书,以一个相对冷门的角度剖析南北农村的区别所在。
中国太大,南北差异一直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逢年过节,南北食物和民俗的对比都是媒体和网友们的常规操作。相比这些表层的差异,伦理传统和乡村治理方面的巨大差异,则为学者们所关注。
“华中乡土派”青年学者团队在社会调研中发现:在北方农村,绝大部分农民爱看《新闻联播》并相信新闻的真实性;而在南方,农民看新闻不是为了解“国家大事”而是“看热闹”,“既听不到农民对国家的抱怨,也感觉不到他们对国家的期待。”这个差异被杨华引申向公私观念与家国观念。
杨华团队在中原农村调查时,发现《新闻联播》在该地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天气预报》。新闻成了当地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农民只有看了《新闻联播》,“心里才感觉踏实”。
有趣的是,每次调研进村后,杨华等人总会遭遇农民们的急切询问:“你们是不是国家派来的”,然后就抱怨村里诸多没人管的事:“村道没人管,一下雨便进不了村;涝灾没人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玉米地被淹;治安没人管,看着自己的羊被骑摩托车的人抱走;种大棚遭了雪灾,养猪赶上瘟疫……”农民们希望这些高校老师能向国家反映,要国家来管。
而在江西和湖南等地调研时,杨华就发现了南方农民与北方农民的区别。他们更喜欢电视剧,“即使是村庄精英,也不太重视《新闻联播》。少数看《新闻联播》的农民,也只是爱看后面的国际新闻。他们看伊拉克问题、六方会谈问题,说看这些国家打来打去,很有意思,可以开阔眼界。”
同时,“在他们日常的谈论中,我们也很少捕捉到‘国家’这个时常挂在中原农民嘴上的词……村民可以不关心国家大事,但一定得通晓地方上的事。”
为何北方农民的国家观念如此鲜明,南方农村就相对冷淡?杨华从历史和乡村性质上寻找了原因。
文中写道,北方村庄地处平原,易受战乱冲击,村庄历史较短,迁徙频繁,形成多姓共居的村庄结构,事事依托于“公”。在这种情况下,加深了农民对国家这个“公”的想象。同时,北方农村离历朝历代的中央政权都较近,在传统上经常受到政权力量的介入,较容易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北方农民观看新闻,相信新闻,不仅是要获得一种心理的安全感,更在于寻找在村庄中所不能找到的诉求与期待对象。
而南方的自然村,主要是宗族构成,村中遍布宗祠。宗祠的意义不仅仅是脸面,还承担着村中的公共事务。这种“私”承担了大部分社会需求,所以人们对“公”的期待就不会很强烈。
有人质疑这种引申是“先有结论,再有论据”,也有人又搬出“以偏概全”的老调子,以“我家是南方,就经常看《新闻联播》”,“我家在北方,就不怎么看”之类的个例否定相对普遍性结论,但就南北差异而言,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看不看《新闻联播》,仅仅是《陌生的熟人》一书中的一个角度。在时代大潮之下,传统乡村的血缘–地缘关系、熟人社会、“人情”和“面子”等观念均遭遇了巨大冲击,出现了新面貌。书中所关注的,包括“家族、公私观念与村庄主体性建构”,“农村人情值多少钱”,“农村老年人自杀”,“农村妇女要怎样活着”,“农村留守妇女”,“传统仪式的衰弱”和“代际关系失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