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故事会(80期)】绥化的八旗别院(1)

摘 要

  在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正黄四村,有一座八旗别院。 八旗别院分为主房、耳房、东、西厢房和前门房,是满族特色、仿古四合院式建筑风格,也是当地集满族特色文化、饮食、娱乐

在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正黄四村,有一座八旗别院。

八旗别院分为主房、耳房、东、西厢房和前门房,是满族特色、仿古四合院式建筑风格,也是当地集满族特色文化、饮食、娱乐、民俗和历史教育于一体的特色基地。

这个八旗别院为啥建在永安满族镇正黄四村,这与绥化的清史息息相关……

绥化的八旗别院(1)

在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正黄四村,有一座八旗别院,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分为主房、耳房、东、西厢房和前门房,是满族特色、仿古四合院式建筑风格。

这是2016年,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4万元,支持、建设的满族特色村寨产业项目之一,是集满族特色文化、饮食、娱乐、民俗和历史教育于一体的特色基地,在2017年8月23日开工到12月30日竣工。就是下面这组照片展示的建筑。

八旗别院是以满族历史文化为主题,把满清历史从兴盛到衰亡、以及基本军事、社会组织的八旗制度集中体现出来,突出满族特色,传承历史,展示风俗文化,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故事讲到这里得交待一下,咱们讲了八旗别院的概貌与来历,还讲了建设八旗别院的目的。有的人心里可能会划魂儿,纳闷儿为啥这个八旗别院会建在这儿,咋没建在别处呢?唉,这个闷你是纳对了,下面老刘就给你讲讲这个八旗别院为啥会建在永安满族镇正黄四村,这可与绥化的清史息息相关。

谈到绥化的清史,不得不关注到一个人,韩鹏宇,一个真正的潜心家乡清史的学者、专家,我们有幸从他研究的成果中,走进绥化的过去,探询一下家乡的历史,也能更好的理解这个八旗别院为啥会建在永安满族镇正黄四村。

谈到家乡的历史,绥化人一直都感觉咱们的历史很短,界定的标准就是因为咱们建制较晚,在同治元年才开发设镇,

绥化的实际历史绝不仅仅是清朝往后的历史。绥化的地域历史,在呼兰河流域的中下游,肇东的八里城,还有咱们兰西的女儿城、铡刀城,还有北林区作为一个军事据点四方台,从考古的结果来看,已经可以实证,在金代时期,常驻人口不下万人,我们可以想象,有这么多人居住,怎么可能地域历史只从清代往后算呢。即使是从金元时期往后计算,那么咱绥化地域历史也不少于800年的历史。只不过我们大家所了解的绥化地域历史,往往是从清朝往后才有了鲜为人知的一些历史文献记载,所以大家依据清朝往后的一些历史文献来认证我们的地域历史,这样的话,就得出一个常识性的判断,就认为我们绥化的地域历史是从清朝开始起步的。

实际上,在旧石器时代——上万年前,绥化地域已经有古人类居住,咱们这里以前出土的古人类的遗迹可做佐证。最近,在中国哈尔滨几十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枚保存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头骨,研究者认为它代表了一个新的人种,将它命名为“龙人”,更能说明这一点。

只不过咱们东北的地域文明同比中原文明而言,一直处于“蛮荒之地”,一直属于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历史文献记载的特别少。

讲的有点远了,稍微往回拉一拉,既然八旗别院建在正黄四村,那么就得扒一扒正黄四村的“前世今生”了,看看正黄四村到底有啥不一样。

正黄四村现属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下辖的行政村,历史源于二十营屯建制,属二十营屯之一,为正黄旗下第四个村屯,地处二十营屯核心区域。这里说的“二十营屯”是大家所不太了解的,那么,咱们就捋捋家乡的历史,了解一下 “二十营屯”,为啥在这片区域设有“二十营屯”,设置“二十营屯”的目的是啥?“二十营屯”给咱们绥化带来了哪些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资料来源:韩鹏宇

故事讲述:刘三白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