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晃晃和大步前进——小红星故事会侧记七

摘 要

  以前读毛主席诗词,读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时候,感觉更多的是诗词本身的美感。这一次随着小红星故事会活动团队去到四川泸定,站在桥头的那一刻,才真切地

以前读毛主席诗词,读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时候,感觉更多的是诗词本身的美感。这一次随着小红星故事会活动团队去到四川泸定,站在桥头的那一刻,才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铁索寒”,那是真的胆战心寒。

胆寒,一多半源自江水的流速,流速之快和长江中游平缓地区是完全不同的,岸边系着的冲锋舟被江水冲得上蹿下跳,仿佛急于挣脱缰绳的野马,用于固定的绳索感觉随时都要被崩断一样。为了保留原貌,泸定桥的铁索依然裸露着,只是在中间铺了一排木板,供行人通过。两侧各铺设一尺宽的木板,那是供维护安全的工作人员使用的。让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泸定桥至今依然是泸定县城里最重要的通道,从东岸到西岸如果不走泸定桥,就要绕道几公里,还要走隧道。所以,桥面上每天都会有游客团队和当地人走过,非常热闹和拥挤。由于人来人往,桥面始终摇摇晃晃,好像一个巨大的秋千,横挂在大渡河上。

我们是从东岸上桥的,一脚踏上去,就感觉开始荡秋千,不由自主就缩了回来。抬头看前方,一个游客吓得腿软,索性就坐在桥中间,结果整个桥全部堵了起来。后面两个维护安全的工作人员,迅速赶了过去,架起这名游客,送到了对岸。

怎么办呢?要不要绕道过去算了,这风景也算看了,照片也算拍了,到此一游大约也就可以了。可是,总有那么点不甘心,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走过铁索桥,岂不是有点白来了一趟。于是,大着胆子,把缩回来的脚又伸了上去。一点一点,尽量平稳地向前走。刚找到一点感觉,结果对面来了一个游客团队,大约几十号人,全部穿着当年红军的衣服,齐步走了上来,桥面马上随着这支“大部队的”到来剧烈摇晃起来,刚刚找到的感觉马上被破坏了。人在失去平衡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是抓住某样东西,正好右边是横着的铁索,一把抓住,结果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全身因为脚和手同时都在摇晃,更是像足了打秋千。这个时候后面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大声喊:“放手,危险,回到桥中间”,于是又赶紧松了手,站到桥中间,不再动弹,等着对面的“大部队”先过。

站着等的时候,从身后走过一个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穿着半长的裙子,居然如履平地般从右边工作人员走的大约只有一尺宽的木板上从容而过。我想这大约应该是本地人,每天必须从这个桥来回。仔细观察一下,发现她走路也没有特别的诀窍,就是连续不停,反而不摇晃。于是,等大部队全部过完,对面桥面空着的时候,我也学着她刚才的样子,迈开步子,不停顿,在运动中和桥身的摇晃保持某种平衡,而不是像此前那样,走一步,停一下,等着摇晃一下再走。这样走起来,反而轻松了,虽然中间还是会因为摇晃要停一下,稳定一下,但是过桥的感觉明显有了变化,不多时,也就到了对面的岸上。

有了这第一次的经验,反而对穿越这座桥来了兴趣。此后的两天,但凡不赶紧的时候,基本不坐车,都是步行过桥。走多了后,荡秋千的感觉越来越少,腾云驾雾的轻快感倒是慢慢多了起来。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博眼球,平白无故地修一些玻璃栈道,其实完全没办法和这横江而过的十三条铁索相比。

回过头再读《七律·长征》,居然读出了优雅的感觉,那是一种重压之下的优雅。红军这支队伍,正是经过了千难万险,在面对大渡河这种常人认为不可逾越的天险的时候,才能在枪林弹雨中,在拍岸的惊涛中,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飘然而过,惊艳了历史,震惊了世界。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