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证券A股策略分析师孟磊近日发表中国股票策略报告,以下是主要观点:
严厉行业监管政策引发内外负面情绪共振
近日,教育行业面临严厉的监管政策,叠加此前互联网领域受到有关反垄断和信息安全等行业监管以及房地政策进一步收紧,市情情绪一度转向非常负面。在7月23日至7月27日的三个交易日内,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和分别累计下跌13.6%和7.8%。根据我们和海外投资者的交流,他们普遍对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忧,并密切关注通过VIE架构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可能面临的监管风险。A股市场表现起初相对具有韧性,但国内投资者也由于担忧外资撤离中国而进入“风险规避“模式。
强监管只针对特定行业,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
7月28日晚新华社对中国股市波动发表评论,强调监管政策是为了促进行业规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非是针对某些行业的打压。实际上,监管层也并未对企业上市地进行干预,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对企业选择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在我们看来,政府对部分行业的监管并不意味着其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事实上,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DP中占到超过54%,并贡献48%的就业。
监管思路有迹可循,互联网行业监管或仍在途中
虽然此次针对教育行业监管的严厉程度超出预期,但也并非毫无征兆。事实上,早在2020年10月,《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第二次修订时,法律就已规定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在过去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家各部委不断印发各类监管指导通知,逐步收紧对教育行业的监管。互联网监管方面,监管趋严也有迹可循。《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分别于2019年5月和6月便公开征求意见。市场监管总局在今年一季度便对社区团购等加强监管。在我们看来,这一轮互联网监管是统筹协调式的,在时间上将至少持续至今年底,因此现在不应轻言”抄底“。在战术性行业配置上,我们维持对于互联网板块的低配。
长期投资者可逢低布局A股
近期A股市场的下跌主要是受海外市场情绪带动,投资者担忧外资撤离而使得北上资金占比较高的个股出现下跌。我们注意到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已经下滑至13.2倍,接近5年均值的12.8倍。但实际上,A股公司的基本面以及总体市场流动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我们认为,短期的波动已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配置机会。在国内信贷增速触底企稳后(我们预计在今年十月左右),A股市场有望重拾上升趋势,并跑赢MSCI中国。短期内,监管相关新闻或持续扰动市场,股市波动性或将维持高位。我们建议短期投资者关注政策支持力度较强的行业,例如新能源(碳中和)、电动车、半导体等,而长期投资者可在估值更具吸引力时逐步增持"高质量成长"消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