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升小”不适应,易出现“气馁情绪”,

摘 要

  酸酸妈妈: 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特别是进入一年级,父母一定得培养孩子身上的能力。 记得当时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一直不太会算算数,当时班上的一些孩子就

酸酸妈妈:

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特别是进入一年级,父母一定得培养孩子身上的能力。

记得当时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一直不太会算算数,当时班上的一些孩子就会嘲笑他。

因为在大家的认知当中会觉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学了算数,这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要是孩子不懂学习成绩更差,对自己更没有信心。


土豆爸爸:

同事每天上班都要担心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她表示孩子现在拼音也不懂,算数也不行,每天回到家里面总是愁眉苦脸。

幸亏在小的时候培养了孩子的绘画、书法,所以,在班级上还是受到了一些人的夸赞,要不然就没有自信心,肯定是被打击的不行。

羊羔妈妈:

我家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在上一年级的时候,特别注意自己的字迹。

有些时候我们觉得可以了,可是孩子就是擦了改、改了擦,一直重复。问他为什么,他表示字迹不好看老师不赞扬。

有些时候家长又觉得十分生气,明明已经好了为什么还要擦?把本子都弄坏了!


之前在一篇文章当中提到了,幼升小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以及上一年级阶段会遇到什么问题?

一些家长对此也是十分关注,而上面的一些行为,我们就会发现存在在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自家孩子表现差劲,不自信不知道怎么办?

01孩子的“幼升小”是竞争的开始,处理不当对孩子伤害大,自信心缺失

从上面的话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总是容易接受打击,甚至是走上了一条歪路。

比如孩子表现不自信,再也不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实力。孩子表现出来比较执拗的情绪,看起来比较敏感。孩子总是容易被打击,看不到别人对于自己的赞扬。

实际上,我们应该知道在幼升小这一阶段是特殊时期,也是孩子较为关键的阶段。作为父母,如果不去了解孩子的表现与心情,自然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么对孩子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1)孩子竞争意识萌芽

一部分孩子在三岁之后就有比较明显的自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思考自己周围的事物。

但是在幼儿园阶段,大部分孩子还是处于一个较为幼稚、稚嫩的状态,不会考虑别人对于自己的影响。

到了一年级之后,孩子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长时间如此,孩子必然会考虑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是怎样的?

特别是父母表现出来差距,或者说父母以一种比较、攀比的方式来面对孩子,也会让他们的竞争意识比较明显,一旦受到别人的鄙视,必然会比较失落。


2)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哪有比拼和竞争,哪里就有失败,在孩子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其实他们是处于一个比较明显的比较阶段。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过程中自己是需要取胜的,除了父母的嘱托之外,还有孩子本身的好胜心。

或许在家里,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想法,但是进入学校之后,孩子也懂得一些标准,成为判断这个人是否优秀的条件。

特别是孩子表现出来不好状况,那么就会导致他们自信心严重受打击。不管是考试还是简单的一些才艺表演,孩子都会有胜负欲。

3)孩子开始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这个阶段孩子是比较在意别人的想法,特别是老师的评价。

要是班上有同学夸赞孩子唱歌好听、弹琴好听,孩子就会特别开心。老师若是多夸赞几句,给一个小红花,孩子的开心程度更为明显。

当然,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孩子自然而然形成比较敏感的心情。而在面对别人批评的时候,也会有明显的执念,甚至因此而变得不开心、不自信,认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愿意去听从父母的话语。


02孩子的“第一次尝试”大都是在幼升小,错误做法毁娃一生

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在孩子进入正式学校的阶段,是他们人生最为重要的阶段。

如果父母不以一种较为关切的态度面对孩子,他们甚至在学校遭遇失败,就会导致孩子慢慢的缺乏自信心。

长时间如此,孩子的性格甚至会从一个较为阳光,开朗的人变成比较自卑、消极的人。

孩子在幼升小的时候,他们会尝试很多的第一次,父母不注意观察情绪,就会影响他们一生。

有一部分粗心的宝妈,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也会有错误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

▼孩子在幼升小会有哪些“第一次尝试”呢?

①规整的写作业

之前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部分孩子确实在写作业上面也是比较马虎,所以等到了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就会有些懊悔。

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以较为认真的状态,去填补自己之前的空缺。

就像我上面所提到的例子,孩子因为班上有其他的同学写字比较好,所以,也会辛苦的练字,害怕老师批评自己。

他们必须以较为规整的字迹写作业,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可是自己的完成程度,又会影响到心情,自然而然打击也是非常大。长时间如此,必然会出现看到写不好擦掉的习惯。


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园是孩子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之中老师也会帮助他们。比如不会上厕所、不知道怎么吃饭。

可是进入小学之后,孩子就必须经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情形,老师只是负责孩子的教学,而不考虑孩子的能力培养。

因为一些孩子会被爸爸妈妈宠溺的什么都不会,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要是周围的同学都是显现出来一种较为自理,且独立的状态,那么孩子的自卑心理也会油然而生。

一旦孩子自卑情绪的出现,影响的不仅仅是学习方面,各个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③开始有名次之争

小学是孩子竞争的开始,大家会考虑谁的学习成绩好一些?这时候家长也会以成绩论英雄。

这种价值观的传输,会让孩子对于名次和成绩有比较强的欲望。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竞争欲望和好胜心也会比较强烈。

试想一下,如果自家孩子考出班级倒数第一的成绩,自然而然成为班上同学嘲笑的对象。

可是这也是孩子第一次接受比较正规的考试,要是成绩不好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欲望。

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孩子的心情,避免被打击到不愿意努力,走上歪路。有一部分孩子还会因为在幼升小之后,表现出来比较失落的情绪导致“气馁情绪”明显。


03孩子出现“气馁情绪”,父母别当是小事,了解3招让娃更自信

心理学上对于幼升小儿童“气馁情绪”有这样的解释:因为孩子进入新的环境,无法战胜这种情况。

加之即使在学习上努力,也不能让自己处于拔尖的位置,自然而然就会不再愿意努力。长时间不具有自信,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形。

我们教育孩子慢慢的成长,绝对不能让他们在尝试、探索的阶段就丧失信心。

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样让孩子规避气馁情绪,变得更为自信呢?

孩子不自信的状态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特别是在幼升小阶段,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想要让孩子保持自信的状态,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孩子的幼升小阶段。

懂得观察孩子的情绪

孩子从自信到不自信是非常明显的两个状态,当我们发现自家孩子有情绪低落感,悲伤感的时候,就应该询问孩子真正的原因。

特别是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父母也不应该以一种批评的状态,去应对孩子本身的问题。

孩子不自信,父母应该以乐观且积极的状态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在观察孩子情绪的基础之上,明白如何让孩子获取自信。


引导孩子乐观、积极的生活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无穷无尽的,一辈子的绵延会让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安排之中。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明白想要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所谓的让孩子变得自信也是大多数父母所期盼的。

在孩子自信心培养之中,孩子具有自我依靠比较重要。因此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处于乐观、积极的状态。

成就感的制造

当我们完成某一件事情之后,必然会较为欣喜,这种欣喜的累积就会让我们的自信心加倍。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

我们在找回孩子自信心的时候,也要考虑孩子本身的兴趣,以及较为关注的重点。比如学习成绩的进步、才艺的学习,这都是可以通过小目标的设立不断地前进。

在孩子前进过程中,特别是小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们上面所说的几种方式必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特别是在幼升小孩子第一次尝试阶段,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考虑到孩子本身的情况,一点点促使孩子进步,让孩子变得更好。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