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roca区并非一个天然的整体
人类认知理论突出强调对无数心理功能起到因果性作用的“Broca区”。然而,Broca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多用途的单元——它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异质的。一些涉及这一脑区(的子集)的功能共享神经认知资源,而其他则依赖于可分的回路。
左侧前额叶对语言和对执行需求的不同响应
近十年来涌现的研究证据阐明了Broca区的两个亚区之间的基本区别,其中一个属于特定领域的“语言网络”,另一个属于普遍领域的“多需求(MD)网络”;这一区别很可能在认知计算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关于Broca区的观点应根据这些(和其他尚未确定的)功能组成进行(重新)表述,以建立一个累积的研究架构,从而复现实验发现,并对理论假设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和证伪。
2,自发认知缺陷作为阿尔茨海默症早期标志
在缺乏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寻找阿尔茨海默症(AD)最敏感的早期认知标志物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篇文章综述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自发但刺激依赖的认知过程的脑机制与默认模式网络(DMN)的关键中枢存在重叠,这些中枢在AD临床症状出现前几年就会因淀粉样蛋白病理而受损。
自然恢复缺陷假说概览这指向了一个新假说的形成,该假说预测自发但刺激依赖的意识恢复过程,通常在正常的衰老过程中是完整的,但在AD的最早期阶段尤其会受到损害。这一假设的初步证据已通过不同的实验范式被提出(例如,前瞻性记忆、走神行为),本文还概述了这一领域的新研究途径。
3,在宏观尺度脑网络中连接结构与功能
结构-功能关系是许多自然发生系统的基本原理。然而,网络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的结构连接性和功能连接性之间存在着不完全的联系。本文综合了宏观尺度脑网络中连接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现状,并讨论了用于评估这种关系的不同类型的模型。
结构和功能连接性之间的不完全对应本文对目前的模型没有包括完整预测功能所必需的生物学细节表示质疑。丰富了局部分子和细胞元数据的结构网络重构,再结合功能和属性的更细致表达,对于真正多尺度理解结构-功能关系具有巨大潜力。
4,数字化情绪传染
人们在数字媒体上投入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经常接触到其他人的情绪表达。这种接触会导致他们自己的情绪表达变得与其他人更为相似,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数字化情绪传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关于数字化情绪传染的文献。
数字化与非数字化情绪传染的对比在定义了情绪传染之后,我们认为数字化情绪传染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它由数字媒体平台介导,而这些平台本身就有激发用户情绪的动机。我们接着关注如何测量,我们认为如何展示数字化情绪传染已经发生是一个挑战,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最后,我们呼吁加强对于情绪传染效应何时可能变强或变弱或变为不存在的理解。
5,早期社会交往中的人际神经同步化
目前,我们对儿童在独处、观看屏幕时大脑如何关注和学习所呈现的信息已有不少了解,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大脑中如何实现了解较少。本文考虑研究社交行为如何影响一组对象中的双方而不是个体。
用于测量人际神经同步化的行为范式我们对在早期社会交往中测量人际神经同步化(neural entrainment)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考虑了两种测量神经同步化的方法:并行同步化(例如,“当对象一高时,对象二也高”——也称为同步)和顺序同步化(对象一的变化前向预测对象二的变化)。我们讨论了人际神经同步化的可能原因,并考虑它是否仅仅是一种继发现象,还是在早期注意和学习中起着独立的、机理性的作用。
作者信息
编译作者:Freya(brainnews创作团队)
校审:Simon(brainnews编辑部)
前文阅读
1,脑科学顶刊导读012期|全球最大的焦虑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2,脑科学顶刊导读011期|Nature Neurosci:OPCs亚群的命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