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柠檬啊
图/网络
生活中常常就会听到大家谈论原生家庭,那原生家庭究竟是什么呢?
社会学概念中的原生家庭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在我们与父母生活的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我们认识世界,塑造性格的一个关键时期。
因此,原生家庭对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得不到的情感需求,在今后的情感生活中,会拼命的索求,甚至伤害自己。
那我们怎么才能消除来自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呢?
1.努力学习,开拓视野
生活避免不了失误,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失误而自怨自哀。
因为我们的成长中,总是充斥着“你为什么又错了,你能不能用点心”诸如此类的话。
我们害怕出错,更害怕听到那些不好的声音。
出现失误时,先放下自己害怕的情绪,找到失误的起因。你要知道,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不敢正视面对失败的我们。
只有正视失败的我们,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命运负责给我们发牌,打牌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只有努力打好每一张牌,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出牌的过程中你或许会遇到很多问题,不要害怕,问题出现代表我们还有所欠缺,你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填补这个空缺。
学习可以让我们拥有充足的底蕴,开阔我们的视野,带我们思考,教我们分辨是非对错。
也只有学习能够让你获得新的认知,使你有可能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客观地看待世界。
2.发现自己的魅力
打压式的教育方式贯穿着我们的成长时期,这是上一辈人自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
他们认为只有早一点打压你,你才能学会谦虚,还可以增加你的抗压能力。
但他们不知道,这种打压式教育让我们无法欣赏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一天比一天苛刻,甚至在听到他人的夸赞时会觉产生质疑的情绪。
别人的夸赞难以触动到我们的内心,因为我们最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夸赞。
无法得到父母的夸赞时,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强求父母的认可,试着忽略父母的看法。你才能真正地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魅力。
3.合理释放情绪
人的一生,最不缺的就是情绪,我们总是与情绪在做斗争。
当看到别人歇斯底里的大吼大叫时,周边人的第一反应总是“他该不会是家庭有缺陷吧,怎么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啊。”
好像情绪崩溃的原因一定是来自残缺的家庭,我身边有几个朋友,他们的原生家庭是大家眼中的美满家庭。
但是依旧避免不了有时候一个玩笑话都会让他们反复揣测很久的情况。
他们会不自在地陷在“我是不是这里没做好?他是不是讨厌我了?”这样的情绪里。
成长期的那些年里,父母之间的争吵到迁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长大以后变得情绪极其敏感。
这些敏感的情绪需要一段幸福美满的感情帮他们慢慢解除掉。
好在,我的朋友们都顺利拥有了一段美满感情,他们变得开朗了不少。
如果你暂时没有拥有这样的感情,也不要害怕。
输出情绪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找亲密的伴侣倾诉,你可选择游戏或者运动的方式。
像我,就喜欢自己去商场里唱歌的小房间里,充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别管好不好听,我开心最重要。
找到能让自己放松的方法,你才不会被情绪困住。
4.建立与父母的合适空间
我们都希望与父母亲密无间,但现在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需要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
让父母安心的生活,也能让我们有空间建立更好的自己。
父母不是完人,成长期间里难免会对我们有一定的伤害,对于父母造成的一些伤害,我们不一定要选择原谅,可以是一种“算了”的态度。
在你选择“算了”的态度之后,你会更容易把当下的自己照顾好。
这种态度是一种自我和解,放过父母和被伤害的自己。
如果你一直在埋怨父母的状态里,你永远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成长一定是有所疼痛的。
不要试图改变父母,因为他们也是“人”,同时也要拒绝被父母改变。
做自己,从伤害中走出来是我们的初衷。
最后,愿阳光快乐常伴我们身边,慢慢遇到更好的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