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别走,我一定乖乖听话......"
7岁的小波一边哭喊着妈妈,一边扯住妈妈的行李,不让她走。看到这一幕,妈妈也伤心地搂着小波一起哭。
小波的妈妈是远嫁过来的,夫妻两人因性格不合,三天一大吵 ,两天一小吵的日子已经持续有半年了,最终,夫妻两人选择了离婚,孩子判给了爸爸。
纵然妈妈有太多不舍,离婚后这个家已经没有她的容身之外,她只能选择离开。唯一不舍的就是孩子。
看到母子相拥的这一幕,特别心酸。
妈妈最终还是丢下了小波离开了家。而后的一段时间,从前阳光灿烂的小波变得闷闷不乐,脸上再也看不到一丝笑容。
孩子还小,不懂父母之前的爱恨情仇,不管孩子跟着谁,都是被另一方抛弃的孩子。父母离婚,孩子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离婚率逐年递增已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过程,它代表着曾经相爱的两个人以后分道扬镳,各自生活。
于孩子而言,父母感情的破裂,那个“爱情的结晶”不管以后是跟父亲或是母亲,都有一半的爱是缺失的,父母离婚带给他们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如果父母不及时开导孩子,孩子从情绪、心理、行为以及性格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带给孩子的是终生的痛苦和遗憾。
父母离异后,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发展必经的四个阶段,父母一定要关注到。
其一,没有安全感的阶段。
离婚前家里必定经过了无数次的“血雨腥风”,父母焦头烂额,身心疲惫,一定无暇顾及身边的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此阶段的他们没有安全感,内心慌恐不安: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离婚”
“离婚后,我该去哪里?”
“他们谁会要我 ,我到底要跟谁一起生活。”
一边是对父母离婚的不安和难过,一边是离婚后自己的何去何从,让孩子感到焦虑、自卑、不安,孩子的内心也会越来越脆弱。
其二,自责、痛苦的阶段。
面对父母感情的破碎,孩子们一度认为是不是自己的原因才导致父母要离婚,自责的同时不忘恳求父母:“爸爸妈妈,我以后乖乖听话,不惹你们生气。”当孩子的所作所为换不回一不完整的家,孩子内心的痛苦就会变成愤怒,由此之后的叛逆行为都是在为愤怒买单。
其三,自我封闭阶段。
父母的离异于孩子来说 ,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特别是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提到爸爸妈妈时,孩子会明显地感到不安和焦躁,或许是怕别人的嘲笑和奚落。看到别的小朋友爸爸在左,妈妈在右,又会心生羡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关上自己的心门,不愿意与小朋友交流、玩耍,从而变得自卑、孤僻。
其四,离家出走阶段。
2019年8月,哈尔滨,因父母离婚,6岁男孩子离家出走,2小时被找到,孩子浑身上下全是泥。
去年3月,广东茂名,10岁男童因父母离世,独自在街头游荡,不管民警怎么劝说,孩子就是不愿意回家。
因父母离婚,孩子受不了打击,当孩子的痛苦和压抑心情达到上限,无人排忧解闷时,往往会离家出走,想着要逃离伤心之地。
父母离婚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一定要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及时与孩子沟通,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样爱你,帮助孩子适应婚变后的新环境、新生活。
同时,孩子的内心安抚工作也要跟上,让孩子不管是在双亲家庭还是单亲家庭都能阳光、自信、快乐的成长。